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政论类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类型,融真实性、思辨性、艺术性为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它与政治、社会紧密相连,因而关于我国政论类电视纪录片的研究对其本身发展与执政党的执政策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回顾纪录电影先驱及其带来的启示以及在列宁执政期间对新闻片提出的“形象化政论”,引发对我国政论类电视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的思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政论片作为文本,探析我国政论片在媒介生态环境变化下创作理念的嬗变。随着社会变迁与观众审美、接受习惯的变化,我国政论类电视纪录片淡化以往的官方话语,展示以人为本的平民化姿态,采用微观视角、故事化叙事、情理交融的传播谋略和科学正确的传播技巧,不仅拉近了观众与政论片的距离,而且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次,为了能够对我国政论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实践提出有益见解,丰富政论类电视纪录片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社会学、舆论学、政治学视域下,运用传播学、叙事学、影视艺术学等相关理论,进一步对我国政论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我国政论类电视纪录片的类型化发展使其具有独特的内部结构和论证方法,旗帜鲜明、叙议结合的立论、论证模式与多种视听语言相结合,形成最直观、最有力的冲击波,引发人们思考,震撼人们的心灵。最后,在我国政论类电视纪录片起源、发展以及对现状的阐释基础上,对我国政论片的未来发展前景、走向作出明确判断。在大众文化与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微时代”、“自媒体时代”到来,我国政论类电视纪录片在创作观念与方法上都应与时俱进,融合多种视听手段,在纪实美学的创作原则下,采取新纪录电影创造性的“新虚构”,去实现更为接近的真实,正确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尝试微型政论片的创作。通过政论类电视纪录片,提升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执政党认同、国家认同,有效地实现意识形态建构,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综上所述,我国政论类电视纪录片紧跟时代步伐,以影像构建意识形态的形象展示,引出社会问题的深刻辨析,以政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实现其社会功能、传播使命与审美追求、美学价值的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