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生态位与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5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促进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建筑活动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工程和管理学科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已被拓展到建筑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建筑生态位理论作为研究建筑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新兴研究领域,对促进建筑功能提升和建筑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研究建筑生态位理论与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建筑生态位的理论与评价方法,取得以下成果:(1)提出了建筑生态位的构成和特征属性。将生态位引入建筑领域,分析了建筑生态因子、建筑生态系统和建筑类生命体特征等建筑生态位形成要素;界定了建筑生态位的定义,分析了建筑生态位的属性特征和基本类型;基于维度构成和资源谱系分析,提出了建筑生态位的超体积结构,分析了建筑生态位在建筑项目环境评价中的可应用性;探讨了建筑的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之间的演变路径,分析了建筑生态位的生态因子的变迁范式。(2)探讨了建筑生态位的机理与测评要素。研究了建筑生态位适宜度、建筑生态位宽度、建筑生态位态势、建筑生态位扩充与压缩、建筑生态位重叠与分离、建筑生态位构建等作用机理;提出了建筑生态位在建筑项目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方式,从建筑环境的影响性和适应性两方面分析了建筑生态因子与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3)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建立了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影响性评价方法。通过识别建筑生态位中生态因子与建筑生态环境之间的生态流,绘制了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关键能值流因子能流图;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法构建了建筑生态系统动态能量分析评价模型,用于评价建筑对所处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负荷。(4)建立了基于建筑生态位的建筑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提出了由五类维度所形成的建筑生态位的特征向量,分析了各维度的生态影响因子划分,构建了建筑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准则;建立了建筑生态位的宽度、建筑生态位的重叠和建筑生态位的适宜度指数计测与评价模型,从建筑对生态因子的利用能力、建筑之间的生态关系和建筑对生态环境的适宜性三方面综合评价建筑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5)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建筑生态位评价方法的可用性。以某住区建筑为对象,通过调研分析建筑生态因子现状,计测了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性影响;评价了建筑与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分析了各建筑之间对不同维度生态因子的竞争和共享关系,提出了通过调整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提升建筑功能的改善策略。
其他文献
住院患者的两便检验(指大便、小便检验)是医院最常规的检验项目,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但临床上因种种原因,使两便标本不能及时、正确地采集,从而影响某些疾病的诊断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是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一种.自1995年10月至今,我们采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治疗CN77例,手术治疗CN29例,现
当前,全球经济大环境由复苏转变为经济减速,国家、地区之间发生的经济贸易纠纷与摩擦也接连不断,国内经济发展速度较之前平缓,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中国经济面临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