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式烧结机是现代钢铁企业最为重要的生产设备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带式烧结机因其结构和传动原理上存在不足,致使在烧结机运转过程中,发生台车起拱的现象,台车起拱的长期累积效果就是因台车底端角产生磨损,当台车经过上水平轨道抽风烧结时,会因为在台车端部之间出现较大的间隙,导致在该部位大量漏风,约占系统总漏风的近20%。燕山大学白明华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烧结机台车起拱问题的方案,即新型带式烧结机设计理论的提出,后又经过其他同志的深入研究和多次试验,基本上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但是该理论尚存在不足,即在台车经过拉缝转弯并完成追赶成为台车列最后一辆台车时会对前部台车产生冲击,对设备寿命会造成一定影响。 本文在充分理解和论证新型带式烧结机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台车运动的理想状态描述,即台车变加速运动模型的提出,并以此为基础,从运动学角度对星轮齿廓方程进行优化设计,使得星轮齿在与台车卡轮啮合过程中,不发生起拱现象,并且有效地弥补了原有新型带式烧结机设计理论中存在的不足,是该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鉴于参数化设计方法和CAD技术是目前设计方法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新型带式烧结机设计中尝试应用这些技术,并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新型带式烧结机参数化设计系统——CASID(Computer-Aided Sinter chain Intellectualized Design system),目前可以实现烧结面积为24m~2~700m~2的新型烧结机核心部件(主要是星轮、台车和弯道)的参数化设计和数据管理过程,并能对下水平轨道台车追赶运动进行简单模拟。 本文综合应用了新型带式烧结机设计理论和计算机辅助参数化设计方法,开发出的CASID系统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