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检测人端粒酶mRNA基因(human telomerase mRNA component gene,hTERC)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各组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宫颈病变门诊前来就诊的来自宁夏周边不同地区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查、高危型HPV(High Risk Human apillomavims,HR-HPV)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下取活检,常规送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在以上患者中的扩增情况。根据TCT结果分组:46例无上皮内病变或无恶性病变(NILM),62例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4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6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18例宫颈癌(Scc);154例HPV阳性,86例HPV阴性;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56例宫颈炎组,70例CINⅠ组,86例CINⅡ/Ⅲ组,28例宫颈癌组。同时选取46例NILM组妇女为对照组,用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在该组中的表达建立实验阈值。结果:1.对照组实验阈值是8.7%,即对照组中每例患者发生hTERC基因扩增的细胞数量不超过8.7%。2.TCT分级与高危型HPV感染关系密切,高危型HPV的阳性表达率随TCT分级的递增显著增加,且TCT结果非正常组中其检出率高于细胞学阴性组(NIL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hTERC基因在细胞学分组的NILM、ASC-US、LSIL、HSIL和S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12.9%、30.4%、76.5%和100%。hTERC基因的扩增随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度病变组基因扩增明显高于低度病变组(P<0.01),而高度病变组与宫颈癌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hTERC基因在HPV阳性组中的扩增比为75.3%(116/154),而在86例HPV阴性病例中,其扩增比例为25.5%(22/86)。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5. hTERC基因在宫颈炎组、CINI组、CINII/III组和SCC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37.14%、79.06%和100%。hTER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学级别的升高显著扩增,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宫颈癌组hTERC基因的扩增显著高于CIN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进程的指标之一。2.hTERC基因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之一,成为TCT检查和高危型HPV检测的辅助手段。3. hTERC基因随组织病理学分级升高显著扩增,因此hTERC基因的阳性扩增率可作为CIN进一步恶性进化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