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药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wanglx199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除草剂应用量和应用范围的逐年递增,因各种因素导致作物产生各种农药药害的事件也频频发生。为此对除草剂药害进行分级并研究判断不同级别药害与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当前农药专家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田间实验方法,对生长抑制型药害和触杀型药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实验数据应用Excell和SAS软件分析处理,结果如下: 1.生长抑制型药害和触杀型药害对大豆苗期各生育性状产生显著性影响,根据田间观察和相应田间数据调查结果将生长抑制型药害和触杀型药害分为5级,并建立起相应的级别划分标准。 2.除草剂药害对大豆正常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影响。可使大豆的叶面积、株鲜重、株干重显著低于对照,严重程度的药害将影响至大豆的整个生育期。生长抑制型药害使植株矮化,但触杀型药害对株高影响程度不大。 3.除草剂药害使大豆产量产生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药害和不同程度药害对产量影响不同。生长抑制型各级别药害分别导致大豆单株产量减产4.95-33.37%;小区产量减产3.92-28.59%,触杀型各级别药害分别导致大豆单株产量减产6.15-23.05%,小区产量减产4.81-37.12%。 4.采用Excell和SAS软件对大豆单株产量与药害初期和中期生育性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单株产量与生育性状的相关回归方程数学模型。所得回归方程拟合均达极显著水平。
其他文献
本次研究记录了采自我国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12个北方省份的介壳虫寄生蜂,包括了跳小蜂科、
鉴于毒死蜱的用量及环境化学特征,其对环境生物,尤其是水生生物存在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水生生态风险评估。本文在室内培养了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受各种辆毒病的为害而造成质量和品质的下降。通过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进行作物育种是防治病毒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抗病毒基因工程所应用的转基因中,利用
该文利用抑太保对小菜蛾进行抗性选育,明确了抗性发展动态,探讨了小菜蛾对抑太保的抗性机理.通过测定增效醚(PB)、磷酸三苯酯(TPP)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三种增效剂对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