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基于粮食支持政策的视角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kongq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作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正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丰”,尤其是自2012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十年维持在六亿吨以上的水平。然而,由于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全球粮食市场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资源承载能力弱、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和粮食进口量屡创新高等严重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另外,由于粮食产业的基础性、弱质性和粮食安全的公共品属性等,这些都决定着单靠粮食种植者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对其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并对其实施必要的财政支持。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国家粮食支持政策,其在风险保障、补偿损失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把农业保险放在国家粮食支持政策体系下进行研究,可以在利用事实、数据等分析农业保险政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同时,横向比较分析农业保险与其他粮食支持政策的差异,从而更加明晰农业保险政策在整个粮食安全体系中的作用,这为当前及未来中国在粮食支持政策选择上提供了理论参考。另外,为了实现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各国都在逐渐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并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那么,农业保险补贴是否在国家财政支农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农户是否会因为补贴的增加对种粮行为产生影响?农业保险是否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他粮食支持政策(比如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一般服务支持项目等)是否也对粮食安全有着正向影响效应?这些均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内容。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本文主要从农业保险补贴、农业保险以及其他粮食支持政策分别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研究。需要说明的是:其一,从农业保险补贴角度出发,主要侧重研究的是其补贴作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其二,从农业保险角度出发,主要侧重研究的是其保障作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从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实证检验三种途径对上述问题一一予以解答。本文基于粮食支持政策的视角,研究农业保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这对当下及未来国家粮食支持政策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并对粮食支持政策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农业保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其他粮食支持政策对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以及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方向。第二,本文在总结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问题以及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分别对农业保险补贴、农业保险以及其他粮食支持政策影响粮食安全的机制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采用参数模拟的方法去试着比较分析农业保险补贴与农业直接补贴对粮食安全影响效应的大小。无论是从构建模型上还是从参数模拟的结论上,该项研究均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也同时会对学者们和政府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本文对中国农业保险政策影响粮食安全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首先,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其次,基于研究的主要问题,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政策文件和国家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额度、在支农体系中的占比以及粮食保费补贴规模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最后,对其他粮食支持政策的现状总结分析。第四,本文在分析国内农业保险影响粮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考察研究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等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具体做法,以此为中国农业保险政策乃至整个粮食支持政策体系提供借鉴经验。通过研究发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各国均采取农业保险手段并不断加大对其支持力度,对其他粮食支持政策中的价格支持政策或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则依据本国粮情、WTO规则或市场化方向适时进行调整、改革;对一般服务支持项目中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等极为重视。第五,本文在对农业保险补贴、农业保险以及其他粮食支持政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利用宏观省级面板数据,主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对其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一是,实证分析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首先,实证分析农业保险补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基准回归以及进一步回归结果均表明农业保险补贴确实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与粮食总产量。其次,分析农业直接补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本文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果:农业保险补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效应要高于农业直接补贴的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业直接补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其三,农业基础设施确实提高了粮食产量水平,并且粮食种植规模在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中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中介作用。二是,由于上文均是以粮食单产或粮食总产量为被解释变量。然而,粮食单产或产量只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依据粮食安全的新内涵,构建广义与狭义粮食安全指数,分别研究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无论是通过固定效应回归还是采用工具变量GMM法(文中记为“IV+GMM”)均证明了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确实对粮食安全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在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分类的基础上,分区研究农业保险对广义粮食安全指数的回归结果(本文更关注的是对包含诸多因素的广义粮食安全指数影响的结果)最后,在总结国内外农业保险政策以及其他粮食支持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国家整体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角度、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并加大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的角度以及改革并完善价格支持政策、农业直接补贴政策、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为当前及未来中国粮食支持政策工具选择上提供理论参考及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推动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把我国打造成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欧美等发达国家也着力推动本国汽车制造业崛起以奠定制造业强国的地位。《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中也多次提到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彰显了国家对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高度重视。为促进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
研学旅行是当前地理教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是学校教育的创新形式,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将研学旅行课程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之中。以“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为研学目的地,尝试采用深度观察法与访谈法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地学研学课程方案,以补充和完善相关研学课程案例,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全面“营改增”后,现行政策法规对于自建自用不动产的增值税处理规定还不够明确、具体,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为减少实务中的矛盾和争议,增强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需要国家层面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以及不动产建设的类型,给出合理的处理办法。
学位
文章以浙江省绍兴市纺织企业为例进行调查,研究了疫情背景下纺织企业的出口情况,同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疫情使企业大受影响,虽然国内已经正常生产,但国外市场开拓受阻,许多国家大量取消订单。纺织企业应该进行改革,而非遗产品在国内外无法量产化,绍兴纺织品行业可以与非遗人员进行对接,工业化生产非遗纺织品,助力非遗纺织品工业化改革。通过“线上展会+多语言+大数据精准投放”平台的建设,联合建
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展研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对项目式研学的流程进行了梳理,并以“天池峡谷救援探秘”为例进行实践探索,采用逆向设计方法,设计评价量表,提出驱动问题,通过实施、评价和反思,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随着新课改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地不断深入,也要求老师在开展教学时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和转变教学方式,促使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而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老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应用,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合作能力,促使英语水平显著提升。基于此,对小组合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20世纪上半叶,以上海、香港等都市为代表的旅馆由传统的商业空间发展成以声光化电包装起来的综合性消费娱乐空间,这一空间是工业文明优秀成果的展示,也是现代文明的集中表达,而它的出现也表征着都市中新的社会关系的生产。文学作为社会的反映,穆时英、茅盾、张爱玲等作家凭借在地性的优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旅馆这一空间意象来书写当时的都市生活。根据这些都市文学作家作品所反映的情况,论文将作品中的旅馆空间大致分为三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