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作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正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丰”,尤其是自2012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十年维持在六亿吨以上的水平。然而,由于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全球粮食市场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资源承载能力弱、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和粮食进口量屡创新高等严重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另外,由于粮食产业的基础性、弱质性和粮食安全的公共品属性等,这些都决定着单靠粮食种植者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对其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并对其实施必要的财政支持。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国家粮食支持政策,其在风险保障、补偿损失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把农业保险放在国家粮食支持政策体系下进行研究,可以在利用事实、数据等分析农业保险政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同时,横向比较分析农业保险与其他粮食支持政策的差异,从而更加明晰农业保险政策在整个粮食安全体系中的作用,这为当前及未来中国在粮食支持政策选择上提供了理论参考。另外,为了实现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各国都在逐渐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并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那么,农业保险补贴是否在国家财政支农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农户是否会因为补贴的增加对种粮行为产生影响?农业保险是否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他粮食支持政策(比如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一般服务支持项目等)是否也对粮食安全有着正向影响效应?这些均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内容。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本文主要从农业保险补贴、农业保险以及其他粮食支持政策分别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研究。需要说明的是:其一,从农业保险补贴角度出发,主要侧重研究的是其补贴作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其二,从农业保险角度出发,主要侧重研究的是其保障作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从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实证检验三种途径对上述问题一一予以解答。本文基于粮食支持政策的视角,研究农业保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这对当下及未来国家粮食支持政策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并对粮食支持政策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农业保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其他粮食支持政策对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以及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方向。第二,本文在总结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问题以及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分别对农业保险补贴、农业保险以及其他粮食支持政策影响粮食安全的机制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采用参数模拟的方法去试着比较分析农业保险补贴与农业直接补贴对粮食安全影响效应的大小。无论是从构建模型上还是从参数模拟的结论上,该项研究均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也同时会对学者们和政府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本文对中国农业保险政策影响粮食安全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首先,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其次,基于研究的主要问题,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政策文件和国家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额度、在支农体系中的占比以及粮食保费补贴规模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最后,对其他粮食支持政策的现状总结分析。第四,本文在分析国内农业保险影响粮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考察研究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等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具体做法,以此为中国农业保险政策乃至整个粮食支持政策体系提供借鉴经验。通过研究发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各国均采取农业保险手段并不断加大对其支持力度,对其他粮食支持政策中的价格支持政策或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则依据本国粮情、WTO规则或市场化方向适时进行调整、改革;对一般服务支持项目中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等极为重视。第五,本文在对农业保险补贴、农业保险以及其他粮食支持政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利用宏观省级面板数据,主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对其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一是,实证分析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首先,实证分析农业保险补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基准回归以及进一步回归结果均表明农业保险补贴确实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与粮食总产量。其次,分析农业直接补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本文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果:农业保险补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效应要高于农业直接补贴的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业直接补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其三,农业基础设施确实提高了粮食产量水平,并且粮食种植规模在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中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中介作用。二是,由于上文均是以粮食单产或粮食总产量为被解释变量。然而,粮食单产或产量只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依据粮食安全的新内涵,构建广义与狭义粮食安全指数,分别研究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无论是通过固定效应回归还是采用工具变量GMM法(文中记为“IV+GMM”)均证明了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确实对粮食安全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在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分类的基础上,分区研究农业保险对广义粮食安全指数的回归结果(本文更关注的是对包含诸多因素的广义粮食安全指数影响的结果)最后,在总结国内外农业保险政策以及其他粮食支持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国家整体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角度、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并加大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的角度以及改革并完善价格支持政策、农业直接补贴政策、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为当前及未来中国粮食支持政策工具选择上提供理论参考及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