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Q系统及其编译码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y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内容来源于纵向课题:“协议802.16d、802.16e中HARQ系统中的自适应编码技术研究”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60272067):“LDPC码的编码调制技术研究”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HARQ系统及其编译码技术。在研究了传统的Ⅰ型HARQ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卷积码的新Ⅰ、Ⅱ型HARQ系统;在研究Ⅱ、Ⅲ型HARQ系统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基于RCPC码、RCPT码、LDPC码的三种新型HARQ系统,并对这三种新型HARQ系统分别进行了设计、理论分析和仿真。其结果证明了这三种新型HARQ系统的优越性。具体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推导了带码合并的I、II和III型HARQ系统通过率和平均重传次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对I、II和III型HARQ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并且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得到的结论对指导设计新型HARQ系统有重要意义;2.提出了基于卷积码的新Ⅰ、Ⅱ型HARQ系统,并证明其性能的优越性;对新Ⅰ型HARQ系统提出了采用固定重传次数的传输方法;对新Ⅱ型HARQ系统提出了分块归零,在解扩前进行码合并的方法;推导出了分析基于卷积码的新Ⅰ、Ⅱ型HARQ系统性能的理论计算公式;基于对CRC码的研究,提出了扩展缩短CRC码的新概念,并分析其性能,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某飞机通信设备中;3.提出了基于RCPC码的新型HARQ系统并证明其性能的优越性;总结出在同步CDMA系统中,在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条件下的最佳分块方案,使新型HARQ系统获得最佳性能;推导出了分析基于RCPC码的新Ⅰ、Ⅱ型HARQ系统性能的理论计算公式;4、提出了基于RCPT码的新型HARQ系统,并对新型HARQ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设计的模块有新型FEC模块、新型纠错译码器、新型交织器Ⅰ、Ⅱ和Ⅲ,并证明其性能的优越性;总结出在同步CDMA系统中,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的最佳分块方案;在异步CDMA系统中,在高斯白噪声信道、平坦瑞利衰落信道和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的最佳分块方案,使新型HARQ系统获得最佳性能;给出了分析基于RCPT码的新型HARQ系统性能的理论计算公式;5、基于RC-LDPC码构造新型HARQ系统,根据相应的理论进行了HARQ系统编码和译码的模块设计。根据非规则码的密度进化理论推导出RC-LDPC码的密度进化公式。将差分进化理论应用在搜索删余因子上,可以快速搜索出不同度数变量节点的删余因子。得到的删余LDPC码在搜索出的门限附近有很好的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和知识经济发展的不断加深,跨国企业的研发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全球分散化趋势.跨国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的流动来控制其全球运营,因此,本文对跨国企业全球R&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文化上有很多共同点。学习借鉴日本应对老龄化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我国减少老龄化现象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探讨日本养老政策带给我国的启示,首先要了解
目的:调查与探究内科护士同情能力与职业倦怠状况,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中文版护士职业问卷对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在职的100例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对护士
目的:调查实验项目和考核评价,评估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效。方法:采用改革前后对比法分析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的实验项目和考核评价分数,开展改革效果评估。结果:201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