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板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部分,本身的稳定性、有效性的状态直接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未来的晴雨表,研究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对于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另一方面,我国创业板市场起步较晚,且情况复杂,不同于世界上已有的创业板市场,发展至今,市场效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创业板市场风险较高、波动较大,并且,目前国内缺少针对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因此,怎么样寻找有效途径抑制我国创业板市场过度波动、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提出适用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波动性、建立适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危机预警模型。
在研究设计过程中,本文以港股和深市创业板市场的股票日收益率为对象,波动性的统计特征为基础,GARCH模型为理论研究方法,从数量的角度讨论创业板市场运行的有效性,并基于GARCH模型的研究结论对危机预警的β系数做了新的理论创新。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实证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来源于港股和深市创业板市场,应用GARCH簇模型、虚拟变量回归、资本资产定价(CPAM)模型和其内在的统一关系,完成相关结论。在研究思路上,始终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逻辑上,贯彻模型提出、探索、检验、分析、结论的过程。
在研究内容上,首先,本文介绍了国内创业板(港股和深市)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概述了国内外股票市场波动性及其预警研究的一些理论和实践成果。其次,本文实现了对香港创业板(GEM001)和深市创业板指(399006)对数收益率的波动性刻画。再次,结合基于我国创业板GARCH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波动性预警的分析和研究。
在写作安排上,第一章介绍选题背景、问题的提出、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写作特点和安排;第二章介绍相关文献综述,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实践研究、波动性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研究、金融预警的模型研究;第三章重点探索我国创业板市场波动性基本统计特征及最优的GARCH模型;第四章为基于GARCH模型和CAPM模型结合的波动性预警;第五章对本文结论做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广泛应用了统计分析和统计检验,相关结论主要包括有,香港创业板与深市创业板的日收益率的对数序列分别对GARCH(1,6)和ARCH(1)白噪音模型拟合优度最好;深圳创业板市场波动性强于港股创业板市场;深创业板在国庆时具有较为明显的节日效应(节前效应和节后效应),在元旦和五一具有节前效应,港股在创业板在元旦、五一、春节时具有较为显著的节日效应;CAPM模型中,市场预警β系数预测性不够准确,稳定性不强,基于GARCH模型效果明显更显著;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计算获得,提出了规避的非系统风险,减少市场波动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