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融资作为现代公司金融研究与应用的核心内容受到学者和实业家的重视,不同融资工具的使用和匹配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最终影响公司的价值和股东利益。资本结构权衡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等经典理论认为,适度增加负债不仅能降低管理者代理成本,而且债务利息的税收抵免效应可以提高公司价值,增加股东财富。公司存在最优资本结构。但是,现实经济中许多公司的杠杆并没有达到最优资本结构值,一些公司甚至放弃债务利息的税盾收益,不使用任何债务融资。如何解释公司这一与资本结构经典理论相悖的债务保守现象逐渐成为公司金融研究新的热点。目前,相关公司债务保守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发达国家公司。研究者们基于资本市场有效的假设探讨公司不使用债务融资、债务保守的原因,关于经济转型、资本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公司债务保守的研究尚显欠缺。众所周知,公司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制度环境对公司融资决策具有显著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和文化制度环境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异,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也不一致。因此,研究新兴市场国家公司债务保守状况有助于全面揭示公司债务保守的本质。本文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和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中国公司债务保守的成因和业绩表现。首先,在重新界定公司债务保守内涵的基础上,基于中国A股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本文从时间、行业和区域不同的维度对中国公司债务保守进行详细描述,发现许多公司持续多年不使用债务融资,中国公司债务保守不是临时现象,采取这种融资策略公司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公司债务保守存在行业和地区差异,指出公司资本结构异象—债务保守状况值得人们关注。第二,在证明公司债务保守异象存在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匹配样本,基于中国制度背景和公司融资环境的差异,从公司特征、管理者特征、公司治理、行业与产品市场特征和宏观环境等不同层面,采用统计分析和理论推导的方法对公司债务保守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融资受限、保留财务弹性等导致发达国家公司债务保守的原因对中国公司债务保守仍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中国公司债务保守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度的股权集中度和股票市场上公司IPO时的过度超募,这是中国公司债务保守形成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的地方。地区制度差异是中国不同地区债务保守公司比例不同的原因,行业政策和行业产品差异则导致不同行业公司债务保守比例的差异。第三,通过构建投资组合,计算组合的超额收益,本文对债务保守公司与杠杆公司组合业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与公司金融经典理论不符,债务保守公司的业绩优于杠杆公司,不使用债务并没有影响公司业绩表现。并且,在考虑公司控股权之后,国有控股的债务保守公司具有显著优异的业绩表现。研究结论表明公司并不总是使用最优杠杆。中国公司放弃债务融资、采用保守的资本结构策略有其独特的产生原因,制度环境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本文研究补充了公司债务保守的证据,拓展了现有公司债务保守研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