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趣”作为我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对我国古代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明代,“趣”更是作为一种审美标准实践于士人生活之中。明代诗论家大力主张将“趣”作为诗歌的审美本质。本文基于吴文治主编的《明诗话全编》,梳理出明代诗话中作为审美范畴的“趣”及相关范畴,将“趣”置于明代诗话中,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文论家“趣”论思想及文学作品,以此来探讨明诗话中的“趣”的审美涵义、审美形态以及审美特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趣”的研究现状,包括对“趣”本身审美意蕴的探讨,对“趣”及其相关范畴的一些研究现状,“趣”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对一些文论家“趣”论思想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探讨明诗话中“趣”的涵义,包括“趣”的语义涵义和审美涵义。“趣”本义为“奔赴、趋向”,随后引申出“赶快走、督促、催促”之义,而在审美语境中的“趣”则指“风尚、意旨、旨趣、情志、志趣”。第三部分从具体的“趣”相关范畴出发,重点分析明诗话中具有代表性的“真趣”、“兴趣”、“闲适之趣”。首先,“性灵说”影响下的“真趣”要求文艺作品具有直抒性灵的自然之趣;其次,分析明诗话中“兴趣”的涵义。“兴趣”重点强调的是体态浑圆,一气浑成、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审美超越性,许学夷认为“兴趣”是诗歌最大的审美特征,而谢榛的以“感兴”论诗强调的是诗人对某些事物产生出一种创作的冲动及其某些灵感而引发的一种生命状态、生命体验、审美情趣;第三,明代文人群体性追求闲适之趣成在当时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他们主要是在现实世俗生活中追求一种隐居闲适、悠闲之趣,他们将自己的理想寄情于山水,追求一种自得之趣。最后一章,明代诗话“以趣评诗”的形成主要原因:一方面与明代文学思潮有关,另一方面与当时文人自身意识觉醒有关;明代诗话“趣”表现出时代性、多元性、和针对性的特征。明诗话“趣味”研究,提醒我们在文学、艺术领域中要追求一种高尚的审美趣味,倡导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趣”范畴的演变发展,以及正确认识审美趣味所带来的审美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