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1500HS高强钢板热成形及强度预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k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钢板由于比强度高、综合力学性能好,在同等安全系数下,可以有效的减轻汽车重量而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与普通钢板相比,高强钢板件室温成形存在容易开裂、起皱、回弹大等缺陷而极大限制了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发展。热冲压技术是将加热至奥氏体后的钢板进行成形并保压、淬火的一项板材成形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型面高强钢板的成形。同时,工艺中发生的淬火处理可以极大的提升钢板的力学性能。然而,由于理论落后于实践,高强钢板热冲压技术理论问题研究在国内还属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在新型热冲压模具制造、热冲压过程中的相变、力学性能预测等方面还属空白。  从弹性模量角度对热冲压件弹性变形方式进行了研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热冲压件塑性变形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将共轭传热理论和固态相变理论应用于热冲压工艺中,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基于板材成形有限元分析软件Pamstamp2G,结合热冲成形中板坯变形的基本特点,提出了重力过程—热冲压成形过程顺序耦合求解流程。分析了板料在重力过程的变形情况以及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及应变的分布情况。温度效应和相变效应是造成成形件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因素。同时,研究了成形工艺参数和模具参数对板料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将热冲压成形力与冷冲压进行了对比。摩擦系数、成形温度、模具间隙等参数对成形件厚度分布均有较大影响,温度效应会显著降低钢板的变形抗力。  基于流体动力学基础,结合共轭传热理论,设计了预埋式热冲压模具及冷却系统,并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CFX搭建了多工艺循环仿真平台。研究了工艺循环、保压力和水流速等工艺参数对模具、板料温度场影响规律。工艺循环次数对模具温度场热量积累效果明显,但热量积累增加幅度逐渐减弱。保压力和冷却水对热冲压工艺作用不同,保压力主要是针对板料的降温,而冷却水更主要的是控制模具热量的积累。  以数值模拟结果为指导,进行了高强钢板保险杠件热冲压成形试验。通过对工艺参数的选择,获得了成形性能良好的热冲压成形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成形件的尺寸精度、组织状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热冲压成形件未出现开裂、过度减薄和明显起皱现象,满足工艺要求。选用仿真确定的热冲压工艺参数可获得具有优良尺寸精度、回弹较小的超高强度热冲压成形件,成形件组织为均匀的马氏体,抗拉强度可达到1600MPa。  修正了高温钢板与周围气氛的对流换热方程,基于固态相变原理和共轭传热分析,建立了热—力—相多场耦合模型。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成形件组织分布的影响规律,并以淬火试验结果为基础,建立了组织、硬度、抗拉强度间桥梁,实现了高强钢板抗拉强度的预测。保压时间、冷却水流速以及工艺循环次数对钢板和模具温度分布、组织分布均有一定影响,硬度和抗拉强度预测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国内发生鼠疫、血吸虫病、疟疾、副霍乱等严重流行疾病与突发性疫情,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周密部署、协调各方、发动群众、精心组织,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无论
我国中小城市给水主管网都可追溯到20世纪甚至更早,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和城市布局的改变,加上陈旧管网布置的不合理、管道腐蚀严重等问题,导致中小城市供水管道水压不足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国内发生鼠疫、血吸虫病、疟疾、副霍乱等严重流行疾病与突发性疫情,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周密部署、协调各方、发动群众、精心组织,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无论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具有机械力学性能好、比表面积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目前,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在能源存储、环境治理、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均有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然而,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仍不明确。因此,研究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细胞胞吞、细胞内分布、体内转运等过程,探讨相互作用过程对细胞的细胞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从生物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评价其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这对于新型功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国内发生鼠疫、血吸虫病、疟疾、副霍乱等严重流行疾病与突发性疫情,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周密部署、协调各方、发动群众、精心组织,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无论
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随之而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俨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高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科学有效改善生态质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大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输电线路建设是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组成,其建设过程包括平整土地、塔基开挖、施工道路的修建、弃渣和材料的堆放、拆迁等一系列环节。这些施
欧盟颁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仅要求可持续生产也指出绿色创新对工业化的重要性。制造业是典型的资源消耗高,生产链碳排放量大的行业,故碳减排和改善资源效率对于该行业实现可持续生产和绿色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碳排放量,如何诊断生产制造流程以及生产链中造成资源低效利用和碳排放量大的关键节点成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一家中小型印刷电路板制造业企业为例,结合MFCA和EE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