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拍卖模式的中国发电行业碳减排成本评估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碳减排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7.8亿千瓦,同比增长7.6%;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8.7%,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3372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8988万千瓦,均创历年新高。在2013年,中国对碳减排引入了市场机制,而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于2017年建立,并且有1700家发电企业参与。现阶段,市场中大多数的碳配额是免费分配的,而在未来,拍卖模式将逐渐取代免费分配模式,成为碳配额交易市场中主要的分配方式,由于拍卖模式的传导效应,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会被进一步优化。通过建立改进超越对数生产模型和双迭代系统动力模型,评估2020年碳配额价值和发电行业碳减排成本及最优电源结构,并利用评估结果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评估结果显示,当拍卖比例为2%时碳配额的影子价格为26.75元/吨(高收入情境)和25.26元/吨(低收入情境);电力生产部门需要承担的总成本会随着配额拍卖比例的上升而上升,当拍卖比例达到4%时,电力生产部门将承担的总成本将上涨2621亿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源结构和全社会用电量受拍卖模式影响不大,并且随着碳配额拍卖比例的提高,煤电相对于天然气发电的成本优势呈缩小趋势;政策和市场对可再生能源的影响在不同拍卖比例和上网发电量下是不一样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根据发电行业特点,改进超越对数函数和多目标优化,提高评估精确性,为其他行业层面评估碳配额价值提供参考;另外,本文有助于拓宽资产评估的研究应用范围,为碳减排工作及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常见的潜水蒸发经验公式中,通常利用水面蒸发强度代替潜水埋深为零时的潜水蒸发强度(即E0),这与实际条件不完全一致,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潜水蒸发计算结果的可靠度。为此,本文
超级电容器一直是研究者们的研究热点,因为其具有较高的比电容、能量密度以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储能设备。目前,Ni/Co-S(Se)化合物已被广泛用作超级电
本文以猪肉盐溶性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拉曼光谱和界面流变等技术,研究乳化过程中蛋白质分子在脂肪酸上的吸附变化规律,建立乳化特性与界面蛋白膜的关系,揭示在不同脂肪酸饱和度条件下蛋白质与脂肪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再结合蛋白质凝胶特性的变化规律,明确蛋白质和脂肪酸乳化过程中蛋白-脂肪酸、界面性质和乳化性质三者的内在联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脂肪
热疗法已应用于包括癌症在内的诸多疾病。开发具有热疗效果的口罩和鼻贴,不仅能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对其进行辅助治疗,而且还具有使用便捷的优势。相变材料作为一种能量储存器,在发生相变时能吸收或释放大量潜热并维持几乎恒定的温度,将其应用于热疗可以实现热疗温度和时间的可控性。将固-液相变材料吸附于载体材料中所得到的复合相变材料因克服了液相泄漏问题而具有良好的应用性。本论文致力于推进复合相变材料在热疗领域中的
燃煤烟气中SO3危害很大,已有部分国家出台相关标准,未来对SO3的治理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但目前对SO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相生成和金属氧化物催化生成方面,对飞灰催化SO3生成
为提高油气井的开采率,利用地层压裂技术,人为的将地层产生一定程度的裂缝,改善油气井井底的地质流动条件、减缓层间摩擦和改善油层动用状况。对地层压裂的培训,需改变以专家
实际地层尤其是油气藏储层通常为固相和流相组成的岩石多相体系。而且油气藏储层的固体骨架往往表现为各向异性,其中孔隙充填的油气往往是以流体形式赋存于储层。传统的弹性波理论是以单相固体介质为基础,这不能准确的解释地震资料及描述实际地下介质,因此综合考虑各向异性和孔隙流体两种机制可以建立更加精确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越来越复杂的油气藏勘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所以研究弹性波在双相各向异性
自燃推进剂作为一类化学点火的推进剂,是火箭及太空飞行器的主要动力,已成为航天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常用推进剂是肼类及其衍生物,其易挥发、剧毒等缺陷限制了进一步应
中国的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油田的开发多以注水为技术手段,在我国已探明可采储量的主要开采期为高含水阶段,并且逐年向特高含水阶段发展,因此原油含水率的准确评价对石油勘探和
来自河流的淡水和海洋的盐水在河口处相遇,由于密度的差异,导致密度流产生。密度较大的海水从水体下层向陆侵入,密度较小的河水从水体上层流向大海,由此水体形成垂向分层。盐水楔是一种典型的高分层状态,盐水楔的存在及其运动和动力的特性极大影响着河口区域的泥沙悬浮、输运和沉积。对其内部动力机制进行探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河口地区泥沙输运特征的认识,从而分析河口区域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物理试验对盐水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