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由于广泛的存在性和对企业内部管理者、股东、外部投资人,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性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盈余管理从根本上来讲其管理的对象是会计盈余信息,治理结构是由股东、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制衡关系的组织结构。其是否完善影响着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也制约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但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着先天的缺陷,而这自然会为盈余管理提供空间,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盈余管理一般分为两种: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治理机构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影响上,但随着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完善,留给操纵应计项目的空间减少,更多的公司选择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修饰会计报表信息,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手段通常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增加了相关审计和监管的难度。因此本文选择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角度出发,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以此希望通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角度来规范限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主要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手段、其经济后果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损害了上市公司的未来获利能力,在其后几年,其常常表现为业绩的下滑,而这往往会误导利益相关者决策,使利益相关者遭受严重损失。其次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机构投资者比例低,股权集中度高,董事会、监事会缺乏独立性,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等问题。最后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治理结构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论为国有股持股比例、董事长和董经理两职是否合一与真实活动活动盈余管理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程度成U型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反向相关;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监事会次数,高管持股比例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相关性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