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磺酰胺复合分离膜的可调控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酵行业、造纸行业、矿石开采、金属表面处理和加工等行业和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酸性含盐废水,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膜分离法具有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可以实现酸与金属盐的分离回收,可被用于酸性废水处理。以聚酰胺化学结构为分离层的传统反渗透和纳滤膜因其化学结构本质上的缺点而导致酸碱稳定性不好、抗氧化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在含酸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聚磺酰胺是一种以磺酰胺键联结的高分子,其特定的磺酰胺键使得其具有较强的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然而,在制备聚磺酰胺分离膜时由于磺酰氯单体反应活性较低,成膜时间较长,导致所制备的聚磺酰胺复合膜对无机盐截留较差,通量较低,影响其进一步应用。本课题从化合物结构选择出发,首先合成制备了磺酰氯单体2,4,6-三磺酰氯苯酚,通过界面聚合法和旋涂辅助多层界面聚合法与不同有机多官能团胺单体反应制备聚磺酰胺复合膜。探究了不同膜制备条件对膜脱盐性能的影响,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其耐酸性和分离模拟酸性溶液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磺酰胺复合膜具有良好的脱盐性能。其中,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的两种聚磺酰胺复合膜对氯化钠的截留率可达85%以上,对硫酸镁,硫酸钠以及氯化钙的截留均可达到95%以上。采用多层界面聚合法制备的聚磺酰胺复合膜,实现了对分离层厚度增长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控制,并且当层数为5层时,膜对硫酸钠、硫酸镁的截留可达99%以上,通量可达35 L m-2 h-1。对几种不同膜的耐酸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聚磺酰胺复合膜在经过20 wt%硫酸90度处理24 h后,仍能够保持较高的脱盐性能,并且红外表征显示酸处理前后分离层的化学结构没有出现任何显著变化,证明了其稳定性高。此外,处理模拟的酸性硫酸铜/硫酸水样结果表明,几种聚磺酰胺膜能够在保持化学结构稳定的前提下达到较高的脱盐性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胜利油田特高含水后期高耗水层带普遍发育问题,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矿场统计资料,建立了特高含水后期高耗水层带识别与分级方法,优选了不同类型高耗水层带有效调控对策,形成了高耗水层带调控潜力评价技术,从而为改善胜利油田水驱开发效果提供决策依据。首先,根据胜利油田的成藏特点以及特高含水后期油水相渗曲线的变化,建立了162组概念模型,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小层吸水强度与全井吸水强度的比值、小层耗水量与经
微裂缝是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和主要渗流通道,对油气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储层在开发过程中,开采及作业等工作的进行会使储层内的压力发生较大变化,而压力的改变会对裂缝的流动能力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对裂缝应力敏感性的研究十分关键。微裂缝根据成因可分为天然微裂缝和人工诱导微裂缝,本研究将分别对这两类微裂缝进行研究。首先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获取含裂缝岩石的数字岩心
目前的凝析气相态实验多是在没有多孔介质的PVT筒中进行;同样,成熟的凝析气相态计算方法也是基于凝析气的流体物性和相态变化机理不会受到多孔介质影响的前提下开展的;而实际上凝析气的存储和相变场所均为储层多孔介质。针对多孔介质是否会对凝析气的相变过程造成影响,国内外学者们也已进行大量研究但得到的认识却存在分歧。为此有必要明确多孔介质对凝析气反常凝析过程的特征的影响,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应的相态计算方法
红河油田长8油藏储量丰富,但是储层致密、孔喉细小、裂缝发育,存在注水压力高、基质驱替压力梯度大和裂缝开启压力低等问题,很难实现经济有效的开发。长8储层内填隙物较多,是导致渗透率低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出溶蚀孔隙喉道内物质实现扩孔增喉和降压增注的方法。本文首先对长8储层进行了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包括储层矿物组成、孔喉结构、储层敏感性等,明确了影响酸化扩孔增喉的主要因素;结合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储层的处理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濒临枯竭,低渗透、超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地位也愈发重要,水力压裂技术作为低渗透油气藏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一种有效的人工改造措施,可以极大提高采收率。压裂液是压裂技术的核心,被誉为压裂的“血液”。低渗透油气藏具有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压力高,储层条件差(低孔、低渗)的特点,普通水基压裂液易造成“水锁”伤害,部分地层还会遭受“水敏”等额外伤害,伤害后难以恢复,严重影响了压裂效果。醇类具有
传统清洁压裂液所用的稠化剂存在合成过程复杂且产率较低,在中高温地层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利用非共价键构筑的超分子体系避免了复杂的合成过程,且具有用量低、增粘效果好和粘度可调控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芥酸酰胺丙基叔胺(EA)与芳香酸构筑活性超分子体系,通过比较不同体系的外观和流变性能,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芳香酸种类及其复配摩尔比进行了优选,然
我国稠油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巨大。稠油黏度大、流动性差,水驱时由于水油流度比差异大,指进现象严重,波及系数小。克服稠油开发的技术难题,高效的开发稠油资源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降黏复合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其原理是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使稠油形成O/W型乳状液,通过降低稠油黏度来降低油相渗流阻力,提高流动性和动用程度。本文针对普通稠油油藏条件,以乳化降黏复合体系及两种常规超低界面张力型复合体系为
强非均质油藏平面纵向上物性非均质严重、动用程度不均衡,注采调整难度大。如何准确评价强非均质油藏动用程度差异,进而形成快速可靠的注采调整技术方法,成为目前该类油藏注水开发后期调整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油田现场注采剖面监测资料缺失以及注采不平衡的问题,首先以CRM模型为基础,推导并建立多层油藏适用的ML-CRM模型,进行井间连通性计算分析,进而实现注入水多层多向动态劈分;然后结合注采单元劈分方法,对各注
吸力贯入式板锚是将大型海上浮式生产装置系泊于海床的系泊系统,具有定位准、效率高、经济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更深的海域。吸力贯入式板锚在大变形转动调节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埋深损失。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板锚转动上拔过程中锚链、板锚的承载变形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如下:首先,对锚链在土体中大变形切割运动进行模拟。提出了一种新的锚链-土相互作用模型,考虑锚链切割土体时土的回流与不回流特性,给出不
焊接残余应力是影响焊接结构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精确地预测焊接残余应力,深入了解残余应力对焊接构件疲劳寿命的影响机制,建立充分考虑焊接残余应力作用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对基于残余应力调控的疲劳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SAF2205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疲劳损伤本构模型,建立了虑及不同循环周次下残余应力演变规律的寿命计算方法,为接头寿命预测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针对SAF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