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垄断产业的管制政策研究——以中国石油行业为例的分析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2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学者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政府在管制的实践中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对资源性垄断行业如何制定和实施管制政策?我国学者对此研究较少。这与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履行加入WTO的国际承诺的现实要求很不相称。 该文对中国转型经济中垄断的一般成因和我国所采取的管制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对石油行业的垄断成因、政府进行管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运用历史方法、逻辑方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后,提出了现阶段对石油行业进行管制的政策建议。 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和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转型时期,各历史阶段的垄断成因及政府实施管制政策的演进过程,剖析了现阶段管制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制定管制政策的要点。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石油行业垄断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并分四个阶段对我国石油行业管制政策变迁过程进行了描述,总结了政府在实施管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在第二部分描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式下中国对石油行业进行有效管制的模式构建,并对进入管制、不对称管制、价格管制和社会性管制提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危机生成和爆发机制的既有成果基础上,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的隐患进行分析,结合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和我国逐步融入全球
产业集群竞争力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浙江特色经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学者在分析浙江经济现象时,认为主要是产业集群特有的竞争优势使浙江经济走在了时代
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银行获利的手段,又是蚀利的原因。只有有效驾驭并管理好利率风险,银行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否则就将被利率风险吞噬。  巴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