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以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国家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的指导方针,着力推动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做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平台的发展。当前国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存在技术研发进程缓慢、缺乏国际竞争力等缺陷,急需金融支持,进而推动联盟标准化进程。然而,目前针对联盟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存在作用效果差、集中度过高等不足,针对联盟的金融支持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明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金融支持的分布特点及作用效果,有助于准确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主体的金融需求,进而明确金融支持作用方向,同时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提供有效政策建议。本文基于金融支持政策进行研究,从两个方向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金融支持政策进行讨论。通过分析金融支持政策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过程中的作用要素,构建用于金融政策文本分析的概念模型。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划分为联盟主体、联盟资源、联盟环境三方面,再细分至二级指标,利用模型量化政策文本,得出分析结果,意在了解金融支持政策布局特点。接着,对金融支持政策作用于产业技术联盟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选取2008-2016年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作为样本,运用BCC模型、DEA-Malmquist模型对金融支持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量化分析,用以衡量联盟的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金融支持政策在制定方面存在缺陷,主要包括对联盟主体的金融支持方面存在政策不平衡,缺少文化及人才方面的金融支持政策,应当平衡资源配置,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均衡发展。同时,通过对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的研究,发现目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没有实现最优,需要通过金融政策的优化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