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的历史演进逻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文化治理理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作为基础性条件的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作为外化表征的文化政策的变化,总结归纳出划分不同类型文化治理理念的主要特征,旨在解读文化治理的历史演进逻辑。本文是在综合考虑政治学、社会学、行政学、文化研究等学科领域内关于社会控制、社会管理、文化管理等诸多既有研究基础上的理论尝试,旨在进一步探索和揭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手段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文章写道,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治理主体单一、国家占到主导地位的统治性文化治理是这一阶段文化治理的主要表现形式。而这样的文化治理理念是以社会湮灭于国家,国家与社会高度同一的社会结构作为其基础的,同时,作为文化治理理念的外化表征,此阶段的文化政策呈现出国家话语的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将统治性文化治理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在治理主体上的单一,权力关系上国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以及治理效应不佳。文章写道,改革开放后,新世纪之前,社会系统中经济组织的快速发育,弥散到整个社会的市场化倾向促使了弥散性文化治理理念的生成。而这样的文化治理理念是以整个社会坚持经济民族主义、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社会结构作为其基础的。同时,作为文化治理理念的外化表征,此阶段的文化政策呈现出市场话语的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将弥散性文化治理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在治理主体上的国家不再是唯一的主体,权力关系上国家开始与其他组织分享文化治理权力,文化治理效应显著提升。文章还写道,新世纪之后的最近十几年,公民社会的快速发育,促使了合作性文化治理理念的产生。而这样的文化治理理念是以公民社会快速发育,国家与社会相互渗透的社会结构作为其基础的。同时,作为文化治理理念的外化表征,此阶段的文化政策呈现出公民话语的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将合作性文化治理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在治理主体上呈现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的多主体局面,权力关系上多中心和合作治理结构日渐形成,以及文化治理效应显著提升。最后,论文还尝试性分析文化治理理念的演进逻辑:笔者以文化治理的阶段片段作为分析单位,先后就统治性文化治理、弥散性文化治理以及合作性文化治理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社会结构、文化政策和文化治理理念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一,社会结构通过“设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调整着整个社会范围内资源的分配,是文化治理理念形成和变化的基础性因素。第二,文化治理理念需要通过文化政策表现出来。第三,文化治理理念的特征往往通过治理主体、权力关系和治理效应表现出来。
其他文献
2012年8月,360公司推出搜索引擎,"3百大战"正式爆发。周鸿祎高调宣称,只有打破百度的垄断,才会让消费者和行业获益。但另一方面,360推出搜索引擎的动机也引外界众说纷纭,质疑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缺乳及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产后缺乳的395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198例和对照组197例,对照组仅给予芪通催乳配方颗粒协定方治疗
<正>一、中国近代现代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中国近代与现代的历史是改革与反改革、开放与反开放的历史。1840年,清朝封闭的国门虽然被坚船利炮打开,但是中国仍然有一股超强的力
课堂观察不仅能起教学评价和示范作用,更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对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义务教育英语
蒙元一朝 ,统治中国近百年 ,长期以来 ,蒙、汉两族人民杂居共处 ,交往频繁 ,互为倚存 ,在语言上也互有影响 ,历元、明至清代 ,在古典戏曲中吸收了不少蒙古语 ,年来已有专书对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以独特的方式表现着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不同时代的历史积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土家织锦濒危,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保护传承这一
<正>吴大澂(1835—1902)作为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为人所熟知。相较于学术研究,他的艺术创作,尤其是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似更为深远。在其一生中,西北之行与东北之
目的:探讨温中健脾法治疗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中医虚寒证的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1∶1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阿胶补血软胶囊对小鼠失血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眼底后静脉丛放血法,造成失血性贫血动物模型,观察给药后各组小鼠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和游泳时间,并用
利用清管器或者内检测器等设备对管道进行清管和检测是管道运营维护必不可少的流程。由于管道内环境的特殊性,使清管器的动力学问题变得极为复杂。管道内环焊缝对密封皮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