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态识别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gists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在逐年增多。调查表明大部分处于疲劳状态的驾驶员并未意识到自己处于疲劳驾驶的状态,这也是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见,开发一套车载的非接触式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依照疲劳驾驶监测系统的应用要求和特点,设计开发了一套运行于ARM平台Linux环境下的疲劳驾驶监测系统。系统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处理过程:第一步,采用成本低廉的USB摄像头实现驾驶员上身视频的获取;第二步,对采集得到的驾驶员上身视频进行背景差分,然后采用训练好的Adaboost迭代分类器进行眼睛窗口的检测;第三步,采用改进Mean Shift和Kalman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人眼窗口的跟踪和预测;第四步,在跟踪得到的每帧眼睛窗口区域,采用投影算法实现眼睛中心的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采用眼睛上眼睑曲率和睁眼面积相结合的融合特征实现眼睛状态的识别,并依据PERCLOS标准进行眼睛疲劳程度的计算,在眼睛疲劳的情况下进行疲劳警鸣提示。最后,为了让驾驶员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眼态疲劳状况,采用TFT实时显示系统当前的监测情况。   基于以上算法流程,首先在PC环境下开发实现基于眼态识别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然后借助交叉编译环境,实现系统从X86到ARM平台架构架构的转换以及系统ARM平台的移植,最终实现一套运行于ARM平台的眼态识别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实验表明,在嵌入式ARM平台下,基于眼态识别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正确检测率达到93%,同时系统具有极低的漏误检率。另外,在ARM11平台下,系统的单帧视频处理时间仅需50毫秒,满足实时性的应用需求。
其他文献
本课题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新校区的网络建设项目。本课题所实现的系统模型是在深入研究了IPv4和IPv6双协议栈及网络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实践过程中的网络管理系统的需求
学位
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大分子的成像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条件下,使用冷冻电镜技术采集的生物大分子的投影图像衬度低,信噪比低,图像模糊,图像中的单颗粒与背
随着嵌入式软件测试的发展,在要求高可靠性的领域对“白盒”测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实现嵌入式软件“白盒”测试的技术研究也成为IT领域的一大热点。利用插桩技术来实现“
人名歧义是一种身份不确定现象,现实中同一个姓名可能被多个实体人物所使用,这种情况都会产生人名歧义。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页中人名同名问题开始对网络应用,特别是给搜索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运输配送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运输配送中如何根据客户要求合理安排车辆配送路线、降低运输成本
21世纪初期,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峰期。数据量以指数增长,提高对海量数据的管理、访问能力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海量的数据和巨大的用户数量对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
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教育一直都是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热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教育形式也在一步一步地改变。短短几十年时间,信息化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数字化教育还没来得
本课题设计的移动机器人主要是以运动控制的物理机械设计为主,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附属研究方向,应用于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是一个国内外都关注的且广泛应用的研究热点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的发展相当迅速,GPU的计算能力及存储器带宽均已大大超过目前主流CPU。将GPU作为CPU的协处理器完成大规模
粒计算作为一种热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人工智能等领域。随着实际问题的应用数据逐渐复杂化,如何有效利用粒计算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就需要解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