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腹腔感染时肠黏膜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溶菌酶与肠上皮干细胞增殖分化机制关系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ongriv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腹腔感染不同时期的大鼠小肠为研究对象,观察小肠黏膜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溶菌酶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探讨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基因转录、翻译水平的网络调控机制对小肠上皮干细胞的增殖发育可能发挥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25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感染后12、24、48小时4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法(Cecal ligation plus puncture,CLP)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分别于CLP术后12、24、48小时处死,取距回盲部10cm处回肠组织4cm作检测:2cm加入10%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2小时,用于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溶菌酶。另2cm标本及时投入液氮罐,-70℃保存,待行RT-PCR检测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 HE染色形态学显示,对照组光镜下小肠黏膜各层结构完整,肠绒毛排列整齐;实验组光镜下小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间质水肿、血管充血,黏膜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肠绒毛毛细血管充血,部分区域有黏膜上皮脱落,浆膜层明显炎性渗出。(2)应用RT-PCR方法扩增感染后不同时期的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基因,结果显示术后12小时mRNA水平迅速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0.74±0.10 vs 0.52±0.06,P<0.01)、(0.21±0.01 vs 0.19±0.01,P<0.01);在术后24小时mRNA水平达到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0.90±0.09 vs 0.52±0.06,P<0.01)、(0.28±0.02 vs 0.19±0.01,P<0.01);随后表达量逐渐下降,48小时mRNA表达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即(0.80±0.09 vs 0.52±0.06,P<0.01)、(0.20±0.01 vs 0.19±0.01,P<0.05)。(3)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比较手术前后大鼠小肠隐窝中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溶菌酶的表达,见正常组织中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溶菌酶表达较弱;而术后12小时肠隐窝中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溶菌酶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45.70±8.31 vs 134.80±10.56,P<0.05)、(73.20±11.23 vs 49.00±10.45,P<0.01)、(74.70±7.32 vs 65.80±5.83,P<0.05);24小时后表达最强,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78.20±10.51 vs 134.80±10.56,P<0.01)、(112.00±11.60 vs 49.00±10.45,P<0.01)、(83.70±8.27vs 65.80±5.83,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溶菌酶表达逐渐降低,到48小时小肠隐窝仍有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46.60±9.92 vs 134.80±10.56,P<0.05)、(63.70±11.04 vs 49.00±10.45,P<0.01)、(76.70±7.75 vs 65.80±5.83,P<0.01)。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手术前后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溶菌酶表达差异具有显著的意义。结论从小肠组织内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溶菌酶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来看,它们可能与小肠黏膜干细胞增殖分化密切相关。(1)β连环蛋白与严重腹腔感染时肠黏膜的损伤修复密切相关。严重腹腔感染Wistar大鼠肠黏膜上皮损伤后β连环蛋白表达增高,而且损伤初期β连环蛋白水平上升迅速,可能与Wnt/β-catenin途径及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的调节有着密切联系,导致肠上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活性增强,从而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2) T细胞因子4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肠上皮干细胞增殖状态,检测T细胞因子4表达变化即可反映肠黏膜上皮损伤修复状况。(3)溶菌酶在潘氏细胞的表达可作为肠上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标志。
其他文献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
在介绍电子束辐照机理的基础上,概述了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着重从降解有毒有害和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等方面对国外就电子束辐照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
目的探讨CTA指导下开展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急诊入院发病时间在72小时内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包括平诊入院已经明确诊
目的:应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研究移植肝的灌注特征并探讨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并发症(ischemia-type biliary lesions,ITB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全文共分为两部
目的:颈椎过伸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颈椎损伤。常因伤后颈椎X线平片序列形态正常或因椎体前脱位而容易误诊、漏诊,影响治疗。随着MRI检查的逐渐普及,人们对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认
[目的]:比较动力髁加压螺钉与髁支撑钢板在股骨远端骨折治疗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应用内固定物不同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第一部分RasGRP1在湿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T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研究RasGRP1在湿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1中的表达,纯化PB
研究目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是危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我省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高发区,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监护措施的进步,肝部分切除手术和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即C3-3型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方法2006年8月~2008年5月间采用A0重建钢板等内固定治疗(AO/ASLF分型)C3-3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共25例,对随访资料完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用22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60只,经随机抽取10只测出全身骨密度,与随机抽取的10只12月龄雄性SD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