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技术中防碰撞算法及认证协议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senko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走向成熟的自动识别技术。与其它自动识别技术相比,RFID技术以其特有的无接触、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逐渐成为自动识别技术中最受欢迎的技术之一,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射频识别系统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多卡识别问题。随着射频识别系统的推进和发展,它的安全性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身份认证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归纳总结射频识别技术的主要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目前主流的射频识别国际标准进行研究和比较,详细分析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重点研究射频识别技术中的防碰撞算法和认证协议。针对射频识别的多卡识别问题,本文主要对防碰撞算法进行研究,重点讨论基于TDMA的RFID阅读器控制的防碰撞算法,主要有基于ALOHA算法的普通帧时隙ALOHA算法(BFSA),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DFSA),增强型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EDFSA),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仿真。为了提高识别效率,在帧时隙ALOHA算法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快速检测读取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FDRA),对新算法进行分析和仿真。将各个基于ALOHA防碰撞算法进行仿真,并进行性能的分析和比对,仿真结果表明FDRA在识别的效率上有明显的优势。为了阻止潜在的风险并增强消费者隐私,本文总结RFID安全与隐私方面的问题,分析并概括RFID隐私威胁与安全需求。对几种基于Hash协议的RFID认证协议从安全性、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和认证所需计算量三方而进行详细地分析,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分析研究基于Hash的改进认证协议,对新的认证协议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基于Hash的RFID认证协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认证协议在安全性综合性能优于其它协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无线通信技术是如今社会生活中最重要而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其发展迅速且人们对无线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通信的服务质量和业务要求,可是随着高数据速率的迅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的飞速进步,普通的身份辩别因为具有很多缺陷如易遗失,易破解等已被社会所淘汰。人们迫切需求一种越发安全而且能够可靠辨识身份的技术。生
作为一项正在迅速发展的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了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WSNs的设计中,通常要考虑其
系统模型和滤波器设计是定位跟踪的关键技术。随着人们对定位跟踪系统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面向复杂应用背景的系统模型随之大量涌现,各种各样的数字滤波算法应运而生。其中
随着用户对各种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增加,3GPP提出了长期演进系统(LongTerm Evolution,LTE)。LTE项目是3G的演进,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技术作为其无线网络
H.264/AVC是目前性能最先进的国际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由视频编码和网络适配两部分组成。为了提高视频通信抗误码的能力特别是分组视频通信抗误码的能力和与视频终端的适
目标跟踪被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安防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及机器人技术等领域,是一些需要确定目标位置、运动和身份等智能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而富有挑战性
随着医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图像自动识别诊断是当前计算机图像技术和医学图像交叉领域研究的热点。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完成对病理图像的识别和辅助诊
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为了更有效地提供高速率、高质量的传输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开发更高效的扩频技术、调制方法以及信号处理技术成为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