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组织SYN-1、IGF-1的表达变化研究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e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模型,并观察海马组织突触素-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变化,探讨癫痫发病机制。  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癫痫组(40只)、药物治疗组(40只)、假手术对照组(20只),前两组根据点燃后时间段及灌药时间再分为:1周组、2周组、4周组、8周组,建立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做为癫痫组,点燃后灌注左乙拉西坦做为药物组,然后分析其行为学表现及脑电图信号。取海马组织行荧光定量PCR检测SYN-1mRNA,免疫组化检测SYN-1和IGF-1的动态变化。  结果  1.行为学变化:点燃过程中可逐渐看到大鼠从静止,眨眼,胡须抽动,面部抽搐至点头状态,从一侧至双侧上肢抬起、阵挛、跌倒,极大程度的模仿了人类的复杂部分性发作。  2.脑电变化①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脑电波以散在α波为主;②成功点燃大鼠多表现为广泛、持续的高波幅棘波、棘间波活动;药物治疗组大鼠的脑电波波幅降低,频率减少。  3.荧光定量PCR值检测SYN-ImRNA表达分别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癫痫组1周组表达降低,点燃后2周开始增高,但2周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8周时增高达到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药前后4周组与8周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4.SYN-1、IGF-1免疫组化检测:①观察海马CA3区,癫痫组光镜下可见神经元轮廓不清,排列松散紊乱,治疗组则改变较轻。②癫痫组1周组SYN-1阳性细胞表达降低,点燃后2周开始增高,但2周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8周时增高达到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8周组用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癫痫发作后1-2周IGF-1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减少,  直至8周以后细胞表达才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组与癫痫组亚组2周与8周存在明显差异(P<0.05)。  2.结论  1、通过电刺激杏仁核成功建立癫痫模型,是理想的慢性癫痫模型。  2、SYN-1可促进癫痫的发生和发展,而IGF-1仅一定程度上促进癫痫发作。  3、SYN-1可能在慢性期参与了突触的形成,并与癫痫发作的维持有关。
其他文献
如果想知道盛夏的月塘村有多热,你只要站在泛白的水泥路口,听听村子里的动静,便能了解个八九不离十。在上午太阳还不算最毒的时候,四周的空气仿佛就已经凝固了,每呼吸一下都要费一番气力,偏偏这时候人又浑身乏力,动不了两下,额头上的汗水便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连着一颗往下掉。  整个暑假仿佛被扔进了一口蒸锅里,眼瞅着就要透心熟了。全村的人都在忙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找个凉爽的地方躲起来,哪怕只躲一小会儿,能让人
期刊
一  美术教室的课桌是竖着排的,八个座位拼成一组,同桌两两相对而坐。  司马老师这么安排的本意是让我们在画画的时候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可这样一桌一桌的,教室怎么看都像食堂,我们坐在那儿像在等着上菜,讲话声此起彼伏。  每次美术课,司马老师至少要花五分钟时间整顿班纪。他先是静静地站在讲台前,眼睛透过他那副厚厚的近视眼镜环顾一圈,可同学们根本没注意他的眼神,教室里照样热闹非凡。  司马老师突然将教
期刊
绿草成茵,书声朗朗,歌声悠扬——这便是校园,如诗如画的校园。可这块地方有大有小,有强有弱,鱼龙混杂,时常有不协调的事情发生。这不,两个气功大王——哈大气和孙小侠就要决战!  他俩都上初一,在同一个班里,平时没什么矛盾。  哈大气皮肤黑黢黢,高大健壮,他出生在气功世家,祖辈都是气功大师,远近闻名。哈大气师始胎教,他妈妈怀他时,屋里一天到晚有人练习,他妈妈就感觉到肚子里也跳得欢实,说明宝宝也在练。加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