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补体因子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ingtian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I(complement factor I,CFI)基因上游3个单核甘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志愿者379例,包括渗出性AMD患者组119例,早期AMD患者组120例,健康对照组人群140例。取其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法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法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CFI基因上游的3个SNP位点(rs10033900:T>C,rs13117504:C>G,rs2285714:C>T)。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结果] rs10033900变异型等位基因C分布频率:渗出性AMD组为17.4%,早期AMD组为22.5%,对照组为29.3%;渗出性AMD组与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P=0.002,OR=0.57,95%CI=0.36~0.88),早期AMD组与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P=0.079)。rs13117504变异型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渗出性AMD组为38.6%,早期AMD组为54.2%,对照组为51.8%;渗出性AMD组与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P=0.003,OR=0.56,95%CI=0.39~0.82),早期AMD组与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P=0.59)。rs2285714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渗出性AMD组与对照组间(χ~2=0.72,P=0.31)和早期AMD组与对照组间(χ~2=2.30,P=0.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I基因与渗出性AMD的发生相关,其中SNP位点rs10033900和rs13117504的变异型等位基因是渗出性AMD发病的保护因素,而与早期AMD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1、建立PAN损伤足细胞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检测PAN损伤足细胞的凋亡率,来氟米特干预后,损伤足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证实来氟米特对损伤足细胞有保护作用。2、在PAN损伤足细胞模型
网络视频教育资源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教育过程中,重要性和优越性越来越明显,但在实际运用中也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网络视频课程运用
研究背景和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erina,SCZ)是一种严重精神疾病,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其影响因素颇多且机制不清。不同的研究组报道了5-HT1A受体基因(HTR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