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回顾性临床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c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为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并有明显的免疫紊乱。其临床表现、病程以及预后变化多端,以周期性的静止和加重为特征,并且以多种组合的形式侵犯任何器官或系统。SLE以青年女性多见,育龄妇女占病人的90%~95%,但也见于儿童和老人。男女之比为1:7~10。我国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约为70/10万人口,海外华裔人群同样有较高患病率。美国黑人患病率比白人高3倍。 本组收集2000年1月21日-2004年2月23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40例,回顾性分析了其首发症的入院诊断、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得出结论。1、育龄妇女是SLE多发群体。2、贫血原因待查,发热原因待查来诊的其病人构成其特殊性。3、血象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细胞减少,以贫血为首位,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血象异常得到良好的改善。肾脏受累是SLE治疗中的难点,需进一步研究。4、外周血象异常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最易发生贫血,77.1%的患者发生贫血;骨髓检查结果大部分表现为增生性贫血骨髓像。白细胞减少31例,占22%。血小板减少56例,占47.1%。5、抗核抗体清的检测有利于提高SLE的诊断率,而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检测可以判断疾病的轻重。我院SLE患者抗ANA阳性率79.3%,抗ds-DNA阳性率78.5%,其次是抗SS-A 54.2%和抗Sm35.4%,应用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并能提高检出<WP=47>率,对SLE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6、根据疾病的活动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SLE的治疗方案用药剂量及疗程不能千篇一律,必须按不同的个体、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方案,以取得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结果。 临床医生根据血细胞数量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作出实验室检断,需具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避免误诊误治。因此深入了解SLE血液系统受累的特点,对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SLE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在窄带成像内镜下的图像特征与常规内镜对比,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 NBI)在诊断B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
目的:研究肝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对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家族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分析Id家族在HBV瞬时或稳定复制的肝癌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在正常肝细胞和小鼠肝组织中进一步验证。将乙型肝炎病毒S蛋白(hepatitis B virus S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