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保温抗震轻型房屋的抗震设计与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awf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使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解决大量使用烧结砖所带来的消耗土地,破坏生态平衡,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克服传统砖混结构房屋自重大、抗震性差、不节能等缺点,开展轻质保温墙板和节能保温抗震轻型房屋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节能保温抗震轻型房屋的发展状况和相关的技术研究现状,针对目前我国居民住房砖混结构较多,资源消耗大,节能抗震性较差的情况,采用自行研制的轻型保温墙板,提出建造发展节能保温抗震轻型房屋,并给出了房屋保温体系和结构体系的构成。为了优化轻质保温板的抗震性能,本文建立了钢框架-轻质保温板墙片模型,分析不同填缝材料对墙片抗震性能的影响。经过模态分析,发现不同的填缝材料,会改变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影响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同的填缝材料和填缝方式,会对轻质保温板的剪切应力和拉压应力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可以通过改变墙板的填缝材料和填缝方式,实现提高抗震性能的目的。本文根据淮南周边农村地区典型民居特点,建立了节能保温抗震轻型房屋的简化框架模型,对其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动力时程分析,选用层间位移作为指标,观察其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发现,无论是多遇还是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都符合规范要求,根据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特点,在结构设计时,可以考虑加强一层结构的刚度,减小层高,同时提高结构连接的可靠度,防止地震的往复摇动,造成连接部位松动或材料疲劳而破坏。
其他文献
地震是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且具有毁灭性的突发式自然灾害,目前,人类对地震震源机制以及地震监测研究还不完善,难以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因此,预防地震、抗震减灾成为地震工
近年来,钢煤斗在许多大型燃煤火电厂中被广泛采用。但是钢煤斗的设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可应用的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只有《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和《贮仓结构设计手册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车桥系统动力研究进入了深层次、精细化的发展阶段,但仍有部分问题尚未解决:采用经典的移动集中力模型进行车桥系统动力分析往往会增大桥梁动力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