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对于如何挖掘经济发展的动能,国家层面给出了诸多指引。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到“三去一降一补”这些新概念的提出都直接或间接与创新相关联,可见创新已经被摆在了国家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企业作为创新的市场主体,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对改善自身效益有所帮助,而且对宏观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企业进行创新必须依靠R&D活动,因此企业应当重视R&D投入。但是R&D投入的独特性导致其容易产生融资约束问题,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中小企业中,融资约束问题尤其明显,所以探讨融资约束、R&D投入与中小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融资约束、R&D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的有关文献和相应理论,从理论层面对融资约束对R&D投入的影响、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针对研究对象,选取了 2010-2015年深圳交易所331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了衡量融资约束程度的综合指数,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融资约束对R&D投入的影响与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地以融资约束指数作为分组依据,检验了融资约束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中小企业在R&D投入方面广泛存在着融资约束问题。(2)我国中小企业R&D资金投入与融资约束负相关、R&D人员投入与融资约束负相关性不显著。(3)我国中小企业R&D投入对于促进企业绩效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存在滞后性。(4)融资约束的存在会抑制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规范信息披露机制,提高R&D信息披露水平;(2)加大R&D资金投入,注重人才素质培养;(3)改善企业治理机制,健全企业内部控制;(4)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资本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