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以古丈红石林镇为例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fical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一直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我国在扶贫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大大降低了贫困人口的数量,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是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视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因此,民族地区利用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优质的自然景观开展扶贫旅游是脱贫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红石林镇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一个贫困镇,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域特色比较鲜明的乡镇,境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和优势。近几年实施了旅游扶贫的政策,该镇的贫困人口大大降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旅游致富成效。但是该镇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包括但不限于社区管理职能有限发挥、居民参与无序,旅游扶贫利益分配不合理、当地居民参与热情受挫,社区居民参与不完全、旅游扶贫深度不够,社区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旅游扶贫存在隐患等方面。本研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田野点开展民族学研究,在详细介绍了古丈红石林镇区域沿革、自然地理、民族文化以及贫困状态的具体情况,并且通过深入田野点开展民族学调查的基础上发现,虽然该镇积极发挥社区参与旅游精准扶贫,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和社会成效,但是该社区在旅游扶贫在管理职能实施、利益分配满意度、社区居民参与程度、扶贫主体等多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加强社区能力建设、拓宽多渠道社区参与、社区居民要参与到扶贫利益的全过程、社区居民作为社会文化主体参与与旅游者的互动等对策,以期能够为扶贫旅游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和参考意见。
其他文献
校本课程开发为顺应形势、因地制宜培养学生之举。我校在现代课程观的指导下,立足于学校的文化渊源和当地的生活习俗,开发了以“立人”教育思想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升、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学校整体的发展。  一、课程开发的立足点  (一)学校的文化渊源  绍兴魯迅中学以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鲁迅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对教育有诸多自己的论述,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对“立人”思想的阐述:“是
期刊
由国家教育部修订,自2004年9月1日起执行的《中学生守则》第九条要求:“明辨是非,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另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4条也要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显然,《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将诚信作为学生规范来培养。因此,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
期刊
编者按  随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学校课程的建设成为各高中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客观地讲,我国当前的学校课程建设,无论是在课程理念、师资的准备方面,还是在课程管理的配套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尚需开展广泛的讨论与交流,以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本期“前沿”,我们刊登两篇文章,分别介绍浙江省镇海中学和绍兴鲁迅中学关于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以飨读者。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镇海中
期刊
绍兴市柯桥区王坛镇位于柯桥区南部山区,地处小舜江水库源头,会稽山纵深腹地,著名的古建筑、“越中三庙”之一的舜王庙就坐落在这里。每到农历九月廿七,这里总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和祭舜活动,积淀形成了博大的虞舜文化。几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在虞舜文化的熏陶下,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王坛镇中学就坐落在小舜江畔,距舜王庙仅1.5千米。学校根据“以思想办学,以文化理校”的办学思路,充分利用这一地域文化资源,以传承虞舜文化
期刊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代言人,她不仅映射出土家人独特的审美,也是一代代土家人情感的寄托;她是在特有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有的生活环境下,加上土家族女人们的智慧而形成的。但由于湘西地区交通情况改善和现代机械生产的影响,即使土家织锦申遗成功,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因此笔者选取土家织锦传承中的传承方式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传承主体、生产方式、产品类型、消费人群四个方面作为传承方式的划分依据,分为家庭或家族传承的传统传承,以及传习所对外开放的开放式现代传承。分析传统传承和现代传承的特点和要素,寻找传统传
一、中学生领导力培养提出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中学生领导力培养提出的背景  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便开始了对学生领导力方面的教育与培养,且日趋完善。然而在我国,学生领导力教育方面的实践还刚刚起步。在中学时期对学生进行领导力的培养对于其今后人际交往、处事应变、职业选择与适应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台州市洪家中学在社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中学生领导力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社会发展的
期刊
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五个板块。其中,“科学探究”“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是目前任何科学领域的课程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国各地初、高中的理、化、生分科课程,都将这两个板块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换句话说,它们是所有科学领域的课程都应该体现并加以落实的目标,而非初
期刊
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以来,农业文化遗产逐渐受到国际学人的重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文明大国,拥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是大自然与祖先创造的灿烂的文化成果。如今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农业文化正面临着消亡的境遇。农业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人们的集体智慧,对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有着独特的解决之道,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古丈毛尖是享誉国内外的茶叶品牌,2016年,我国农业部发布《关于公布2016年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结果的通知》,古丈毛尖榜上有名。
古诗文教学中,字词句的讲解固然重要,但古诗文中蕴含的丰富的古文化现象亦不可忽视。对语文教师而言,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古代文化知识、文化现象,对于教学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相当多的中学语文教师对古代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对古代文化理解肤浅。语文教师古代文化素养欠缺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补补语文教师古代文化底子的“钙”很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针对特定的教材,挖掘、整理古诗文中的古代文化现象似乎还没有。因此,用
期刊
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文化适应深刻地影响到了每一个人。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偏远乡村,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成员,都已在适应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和维护本民族的文化。
  在文化适应的群体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学生文化适应的发展状况。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在校学生面临的世界就已通过社会的迅速发展而变得清晰可见了。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他们提供了文化适应的优越空间。然而对于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学生的文化适应依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家庭教育的缺位、传统文化的消失、信息技术的落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