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长穗无核白葡萄(Vitis vinifera cv. Long Thompson Seedless)为材料,对农杆菌侵染后叶片从愈伤组织到不定芽发生阶段的绿色荧关蛋白分布进行了观察;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蘸法,进行了中国野生葡萄抗白粉病新基因(GLOXrg,登录号:DQ201181)的遗传转化研究;以无核白葡萄(Vitis vinifera cv. Thompson Seedless)为材料,以脱水素基因为工具基因,进行了适于内、外源基因检测的方法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长穗无核白葡萄叶片农杆菌侵染后从愈伤化阶段到不定芽发生阶段绿色荧光蛋白的观察,认为在愈伤化阶段,在培养基中可只加入脱菌抗生素(头孢霉素,Cef) 500 mg/L,而不加入选择抗生素(潮霉素,HygB) 9 mg/L;在不定芽发生阶段,应当同时加入脱菌抗生素和选择抗生素。2.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蘸法向拟南芥转化GLOXrg,经过花序浸蘸、种子采收、种子氯气消毒、潮霉素抗性筛选(MS + Hyg 50 mg/L),获得潮霉素抗性株系2株。3.建立了一种适于内、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及获得不同拷贝序列的方法(基于梯状回收的PCR法)。该方法步骤为:首先,基因组DNA被限制性内切酶充分酶切;其次,酶切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分离产物被梯状回收;再次,通过PCR鉴定基因拷贝数;最后,测定PCR产物序列,获得每个拷贝核苷酸序列。4.应用“基于梯状回收的PCR法”法鉴定了无核白葡萄脱水素基因拷贝数,并获得了不同拷贝核苷酸序列。结果表明无核白葡萄脱水素基因拷贝数为2个,两者高度同源,在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371881和EF37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