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u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信息己经不再是单一地通过书面文字这一模态来展现,而是通过颜色、动画、图像、声音、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多种模态相互结合来传递信息,人们从而能够迅速地接受信息。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研究者开始了对多模态的研究,Barthes(1977)是第一位提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学者,他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多模态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New London Group(1996)讨论了将多种模式应用于语言教学。但我国对于初级中学的多模态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关注度较少。因此,笔者拟将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的多模态教学法应用于课堂,讨论以下问题:1.多模态教学法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有什么影响?2.多模态教学法对初中生英语阅读成绩有什么影响?3.为什么多模态教学法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和成绩有影响?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来自笔者所在的学校:青岛市某中学八年级的两个班级,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照班。在实验班采用的是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对照班采用的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实验前对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和前测。实验后对实验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对两个班进行了后测。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班学生在多模态教学实验后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有所提高。表现为多模态教学法实验过后,学生对英语阅读课的兴趣明显上升,对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认可,课堂的参与度提高,课后也可以自主阅读相关英语文章和书籍。通过SPSS.21.0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班的成绩较之实验前有明显地上升,而对照班的阅读成绩没有明显变化。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作者归纳出多模态英语阅读教学法对学生阅读兴趣和成绩产生影响的原因。由此可以得出,多模态教学法对英语阅读课堂有积极作用,并且有可行性。然而本研究还有诸多不足和局限,本文在最后也对未来研究提出了个人拙见期待有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完善发展。
其他文献
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间充质干细胞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与骨髓干细胞相比,脂肪组织更丰富、更易获得,是组织工程中理想的干细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业务量也在急剧增长,无论是从审计成本还是从审计时间上考虑,以及企业发展对内部审计的要求方面,详细审计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上企业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