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研究——以郑州国棉三厂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zi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是中国重要内陆型中心城市,自改革开发以来各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更是有目共睹,现如今发展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再次迎来更新、更多、更好的机遇和挑战。在近些年“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很多工厂须向城市外围转移,城区出现了大量废弃工厂和旧工业建筑,给城市和居民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解决。   本文力求对郑州旧工业建筑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梳理,寻求其更新改造之途径,并在郑州国棉三厂更新改造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建立健全其更新改造的相关理论,挖掘其所蕴藏的政治、人文、经济和历史等价值,提供更新改造的新视角、新思路,希望自己的一得之见,引发更多人对郑州旧工业建筑的思考。   本文采用多种方法论证郑州旧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经典案例的分析,寻求可以借鉴的策略;其次,对郑州现存旧工业建筑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其特征和价值;再次,针对郑州区域特点,系统论证其更新改造的三大原则和三种模式;然后,通过郑州国棉三厂更新改造的试探性研究,结合具体实例,检验并不断完善相关理论体系,总结出自己对其更新改造的方法,望为引玉之石;最后,提出几点建议和展望,期望郑州旧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工作,真正能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居民生活,保护区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文章以“农村精准扶贫”为背景,关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程度很高,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如火如荼的乡村城镇建设活动开展的同时,人文历史环境逐渐消亡
本文所述研究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具有昼夜适应性的工厂流水线光环境研究》(51378518),基金的目的在于利用国外照明及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基于疲劳周期的昼夜动态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在汉口原租界区规整的城市路网中,存在着大量连接城市道路与里分住宅单元入口的交通空间——巷道。随着时间的变迁,里分住区的多次易主,巷道不再仅仅
工业革命的出现带来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城市化的浪潮也随之兴起,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城市空间与现代城市的多种功能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并且产生了城市交通
城市公园是市民户外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舒适性对城市公园的使用率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城市公园微气候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城市公园微气候的研究主要是对各种景观要素对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由文化遗产保护和绿道区域化结合发展而来,它发端于美国,表现为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战略方法,是世界遗产保护的新兴领域。  本文从遗产廊道的基
三晋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个个乡村聚落有如镶嵌于历史长卷中的颗颗明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沁河在沁水县端氏镇至阳城县润城镇之间长不过三十余华里,四百里沁河却将它
随着当今世界建筑外在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形态的视觉冲击力与视觉艺术表现。因此,当代建筑师很大程度上将建筑创作的发力点放在建筑界面的形态设计上。然而
闽南盛产石材,且沿海地区湿度大,建筑对防潮、防雨的要求较高,石材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建筑中。留存至今的宫庙、祠堂和民居等传统建筑的石作部分,体现了极高的技术与艺术水
课题以城市公园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它是“环境设施”的一个门类。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求提升城市形象与特色;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从而催生了“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