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导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及方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黑龙江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主导产业,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传统的产业发展一昧追求经济效益,过分依赖资源条件,一方面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另一方面也使资源的开发成本不断增加,长久以来,严重影响了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已经迫在眉睫。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在此战略指导下,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提出“龙江丝路带”建设规划,为黑龙江省改变区位劣势、培育经济发展的契入点创造了条件。在此之际,将生态因素引入到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探究黑龙江省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发展问题,以期更好的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妥善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对推进美丽龙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论文首先论述了国内外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动态,对“龙江丝路带”、主导产业、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释,并研究了次区域合作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产业结构理论。接着从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主导产业选择的新要求,建立依据产业规模基准、比较优势基准、产业关联基准、劳动就业基准及生态制约基准为基准、并引入量化指标的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选择黑龙江省24个产业的15个经济指标,借助SPSS 21.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工业产业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三次产业的发展概况以及国家政策、产业环境等定性分析,最终确定“龙江丝路带”视角下黑龙江省应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即:边境贸易业,旅游业,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及其加工业,燃气、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加工和烟草制造业,化学产业,装备制造业以及绿色食品业。分析结果基本符合黑龙江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实况,具有其科学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黑龙江省主导产业的选择提出对策建议,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