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身反应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法,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教学法,它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主要用于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全身反应法受儿童学习第一语言理论的启发,认为二语习得是通过指令和动作结合的方式实现对输入内容的理解,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输出语言,形成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包括二语习得、全身反应法基础研究及全身反应法在英语教学和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几方面,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全身反应法在中小学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本文列举了全身反应法用于保加利亚维丁学校汉语兴趣班教学的八个案例,对案例中所体现的全身反应法用于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第四部分为教学反思及相关建议,包括对全身反应法本身的优势与不足的反思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的问题的反思,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汉语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如明确全身反应法用于不同年龄段学生间的差异、预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第五部分为结语,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的不足。全身反应法作为一种与身体动作相结合、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法,在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使用空间。本文将重点讨论全身反应法在保加利亚维丁学校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和研究,提出具体的建议为汉语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