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检测CAPE浓度及作用时间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效应,确定用作放射增敏实验的药物浓度及时间;研究CAPE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探讨CAPE的放射增敏机理,为研究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积累实验资料。方法(1)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技术,经浓度为0、6、10、20、30、40μg/ml的CAPE作用24小时,分析细胞抑制率与药物浓度的关系;浓度为20μg/ml的CAPE与细胞作用0、12、24、48、72小时,分析细胞抑制率与CAPE作用时间的关系;(2)细胞经0、2、4、6、8Gy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比较单纯照射组和照射+CAPE组的克隆存活率,并求出增敏比(SER);细胞经0、1、2、3、4Gy 60Coγ射线照射后观察比较单纯照射组和照射+CAPE组之间细胞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的差异;(3)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blot技术检测周期蛋白CyclinB1的表达情况。结果(1)人宫颈癌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CAPE作用后,细胞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增高(P<0.01),细胞抑制率为20%的CAPE浓度为20μg/ml;(2)浓度为20μg/ml的CAPE与Hela细胞作用不同时间,细胞抑制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0.01);(3)细胞经60Coγ射线照射后,Hela细胞克隆存活率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1);相同剂量下,照射+CAPE组的Hela细胞克隆存活率低于单纯照射组(P<0.01);照射+CAPE组的Hela细胞的平均致死剂量(D0)(1.82Gy、1.45Gy)、准阈剂量(Dq)(3.21Gy、1.89Gy)较单纯照射组减小,SER为1.26>1;(4)相同60Coγ射线照射下,照射+CAPE组细胞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均高于单纯照射组(P<0.01),两者细胞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P<0.01),均可拟合成剂量效应直线方程y=a + bD(D为照射剂量);(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 CAPE组及照射组G2/M期的细胞比例升高(P<0.01),而在照射+CAPE组则降低(P<0.05);(6)western-blot分析,CAPE联合照射及单纯照射,CyclinB1蛋白表达均随着照射剂量增大而减少;相同照射剂量下,CAPE联合照射的Hela细胞CyclinB1蛋白表达较单纯照射减小。结论(1)CAPE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率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2)CAPE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呈时间依赖性;(3)Hela细胞克隆存活率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相同剂量下照射+CAPE组的克隆存活率低于单纯照射组;CAPE对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修复能力有关;(4)Hela细胞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与照射剂量成正相关;相同剂量下照射+CAPE组细胞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高于单纯照射组,因此我们从微核实验可以得出咖啡酸苯乙酯对Hela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5)CAPE对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与G2/M期阻滞有关(;6)Hela细胞经CAPE联合照射CyclinB1蛋白表达降低,导致细胞G2/M期发生阻滞,从而发挥放射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