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排斥论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la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重点探讨了媒介排斥的现象和过程、媒介排斥的原因、媒介排斥的评估和治理三个方面的问题。绪论对国内外媒介排斥议题相关研究做出综述,该部分认为:媒介排斥是社会排斥的重要维度;传播学者在知晓权、传播权和传媒接近权等方面的研究为媒介排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托;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论、知沟研究等从侧面揭示了媒介排斥的过程和机制。第一章分析了大众传播作为“场域”的构成和特点,并提出媒介排斥的主要对象——社会弱势群体。该部分认为,传播场域由政府、广告主、生产者、受众、规制者、传播机构六方构成,并具有空间的依赖性、争斗的复杂性、边界的开放性、影响的广泛性和关系的内隐性五个特点。媒介权益事关传播公平。第二章认为,媒介排斥常常是一个与文化排斥相互交织发挥影响的过程,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排斥。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社会群体(如农民工、女性)以及他们的声音和意见,在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系统中遭受轻视、误解、歧视、歪曲,甚至被排除在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之外,他们的媒介权益遭到忽视、挤压或剥夺。第三章到第六章具体分析了媒介排斥的过程。基于经济利益考虑,广告主成为媒介排斥的第一主体,在媒介“场域-惯习”的制约下,媒介生产者充当了执行者的角色。媒介排斥具有选择机制、心理机制和运作机制,并采用一系列的策略:利用、“救济”、批评、忽略和淡化、压制和隔离、抛弃。媒介排斥弱势话语、文化和群体。在传播场域,农民工的媒介身份被丑化,逐渐由传播场域的失语者演变为社会的边缘人。符号、科技、目标受众是媒介排斥的中介。媒介排斥的影响和危害表现为:表达障碍、沟通阻隔与弱势群体的边缘化,信息贫困、信息鸿沟与贫富分化,媒介幻像与受众疏离。第七章探讨了治理媒介排斥的战略和基本路径。该部分对不同省份媒介排斥程度的强弱作了评估;对李雷“信息和谐三角模式”进行修正,提出基于政府、媒介、广告主、受众四方互动的矩形模式,评估媒介排斥程度。第八章探讨了全球化时代的媒介排斥现象。全球传播中的媒介排斥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应对“全球媒介”排斥,应政府引导,构建以我为主、覆盖全球的国际新闻传播体系;重点扶持以新闻媒体为核心的现代“大传媒业”的发展;以文化产品的输出为先导,推进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接轨与对话;增强我国传媒“软实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跨国媒体。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力职工的专业素质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增加了电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难度。当前,电力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着培训目的模糊、培训方法
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上圣保罗教堂外四空间改造不同设计方实的评析,追溯人类文明进程申交织更迭乃至对立的设计思想,以求全面深入地理阿城市设计历史长河中的一些文化遗产。
美国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凸显出专业培养目标的"通才"性、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谨性与应用性、课程体系的广博性与动态发展性、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多元性与靶向性、课程实施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当前我国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研究内容、作者情况、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进行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展示我国
<正>※奥运知识※奥运场馆2国家游泳中心3国家体育馆1国家体育场4北京射击馆5五棵松体育馆6老山自行车馆7奥林匹克水上公园8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9北京大学体育馆10北京科技大
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国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受到广泛认同。随着人们对阅读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化,阅读理论在不断更新,阅读教学方法也在逐渐改进。尽管如此,大学生
作业安全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控制作业风险的工具。概述了作业安全分析的概念与实施。运用JSA对进入污水沉淀池作业进行安全分析,阐述作业安全分析对于实现HSE管理目标的重要作
研究背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球后组织自身免疫性疾病,处于炎性活动期的患者眼部可表现为眼睑肿胀、眼肌肥厚、眶内容物扩张,即使
超声波流量计的检测原理包括两种:时差法和多普勒法。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超声波流量计为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多普勒法超声波流量计由于对被测介质要求较高,存在一定的局限
我国烟草业是实行专卖专营体制的国有垄断型行业。随着入世烟草承诺的兑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以及烟草行业改革的深入,烟草行业的优势已逐渐消退。作为唯一市场经营主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