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语文学语言程度范畴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语义范畴的研究一直是汉语研究的热门领域,海外华语的状况也在近年来不断受到关注。马来群岛是除中国国境以外华人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在马来西亚多元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中华语的变异是值得注意的一个语言现象。华语文学作品是考察马来西亚华语的重要载体,就表达程度范畴的方式而言,马来西亚华语和大陆汉语的形式手段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已显示出不少差异性特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马来西亚华语文学作品中程度范畴的表达形式进行全面地描写分析,找出大陆汉语和马来西亚华语程度范畴表现形式的差异,发现马来西亚华语变异的具体表现和马来西亚华语特有的语言面貌,并促进对汉语程度范畴的相关研究。通过详尽的描写和对比分析,发现马来西亚华语和大陆汉语在程度范畴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上,词汇上表现为向马来语、英语借词,汉语中的古语词和方言词的保留,语法上表现为语码转换、语序、词语搭配及重叠等方面。马来西亚华语的变异一方面是受到当地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和不同言语社区之间频繁接触的影响,另一方面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教育也是导致华语变异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语料来源,并对本文涉及的重要术语进行了界定,回溯了相关研究。因学界对马来西亚华语进行的语言学研究相当有限,故此部分分为马来西亚华语、马来西亚华语文学和程度范畴三个板块展开论述。第1章就马华文学作品中表达程度范畴的词汇形式进行讨论,对体现性质程度的性质形容词、典型的状态形容词、词义中带有主观量评价的名词、表达程度范畴最重要的词类——程度副词、数量词、以指称表程度的指示代词及汉语中表达程度义的固定语格式逐类进行了讨论。第2章就程度范畴的语法形式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重叠对程度量的加深、几种结构充当的程度补语成分、一些常见框式结构及“有”字句、“比”字句、“越…越…”/“愈…愈…”句和比喻句四种句式。第3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通过马来西亚华语文学作品中程度范畴的表达式与大陆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表达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马来西亚华语变异在词汇上具体表现为汉语中古语词和方言词的留存和向英语、马来语借词,在语法上具体表现为词语搭配规则的改变、语序、语码转换现象和重叠。从差异出发探讨马来西亚华语变异的原因,总结出马来西亚华语变异的三个最主要的原因:华语强大的包容性和旺盛生命力,使其在多元社会文化下保有自身传统的同时不断吸收新词汇、增添新内容;复杂的语言环境为语言间频繁的接触创造了条件;马来西亚立足自身、自成体系的华文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与大陆汉语走上了差异化的道路。
其他文献
案例简介某轴承集团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该公司在1997年第一季度实行的是职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半、平均44小时的定时工作制。第二季度三个月,由于该公司接到大批的订货单
课题研究报告是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表述形式之一。研究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验收。因此,分析、认识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表述中常见问题对提高其质量是有价
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需要理解为具有丰富性、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和能动性五大特征,即:1、以生理物质性为基础的丰富性;2、以自然个体性为前提的社会群体性;3、与发展无
集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英语教学板书能启迪学生思维,提供记忆框架,使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极大兴趣。恰当合理、精心设计的板书
妈祖民俗舞“摆棕轿”广泛流传于福建莆田市区、湄洲岛、仙游一带,尤其以湄洲岛最为特色。本文通过多次深入湄洲岛民俗活动采风调研,探析其起源、发展、表现形式、形态特征、
<正> 读魏子云小说《吴月娘》,仿佛领略了纯朴的中国风尚。魏先生是台湾著名学者,知名的《金瓶梅》研究专家,《吴月娘》是他以现代小说形式改写的“《金瓶梅》的男男女女”系
<正> (接上期)三、问题与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社会保障制度曾经有过的黄金时代如今已一去不再,其支出不断增加,入不敷出的现象日益严重,据1996年统计,普遍制的赤字达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职业技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统称"品德课程")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训练活动,是石家庄市青年教师培养
<正> 大量写到动物、植物及其它客观事物,在人与这些事物的关系上构筑作品的艺术世界,这是文言小说区别于白话小说的一大特征。相对于人类而言,动物、植物或其它事物都被称为
汽车轻量化设计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金属材料很难满足较高的设计性能要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将是汽车轻量化设计材料中最具潜力的一种材料。复合材料层合板是纤维增强复合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