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轴箱轴承振动特性分析及故障诊断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lpf7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轴箱轴承作为动车组走行部中的核心旋转件之一,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动车组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高速重载工况下,由于轴箱轴承长期受到复杂而强烈的轮轨激扰影响,其滚动体和内外圈容易发生故障。振动信号对轴承故障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受到振动传递路径和轴箱自身结构的影响,轴箱表面不同位置测点对轴承故障的感知能力具有差异。此外,复杂的轮轨激扰会对故障引起的脉冲响应产生较大影响,增大轴承的故障诊断难度。针对以上问题,论文充分考虑轴箱轴承与构架、轮对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建立了轴箱柔性的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考虑轮轨激扰的影响,对轮轨激扰下的滚动体-滚道接触载荷进行了仿真分析。在不同轴承故障工况下仿真分析了轴箱振动特性以确定轴箱表面的故障敏感感知测点,并进一步仿真分析了轮轨激扰对敏感感知测点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基于振动信号的轴箱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某型动车组轴箱轴承结构参数建立了轴箱轴承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一步根据车辆动力学参数,将轮对、构架等部件考虑为刚性体,轴箱考虑为柔性体,利用Recurdyn和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等建立了轴箱柔性的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2.分别在车轮多边形、轨道不平顺和轮轨综合激扰工况下对轴承滚动体-滚道接触载荷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轮多边形激扰主要对承载区内的滚动体接触载荷产生周期性的幅值调制,而轨道不平顺激扰会使承载区和非承载区中的滚动体接触载荷波动显著加剧。3.在多类轴承故障工况下对轴箱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轴箱表面的故障敏感感知测点。进一步仿真分析了轮轨综合激扰对敏感感知测点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轨综合激扰会导致故障脉冲响应的幅值受到严重的非平稳调制,使得包络谱分析的效果不佳。4.提出了一种平均自相关结合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的轴箱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平均自相关算法对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再以故障特征频率能量反比为适应度函数,并利用哈里斯鹰优化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的关键参数寻优以实现信号的自适应分解;最后通过平方包络谱进行故障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随机噪声的影响,稳定准确地提取出轴承的故障特征。
其他文献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显著改善生存率。超声波具有无电离辐射效应、低价等优点,这些特点让超声成像逐渐成为乳腺癌诊断的主流方式。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出现显著提升了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方面。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分割研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乳腺超声由于其成像特点,得到的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低、斑点噪声较高、组织间边界模糊,这些问题导致精确注释十分困难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近年来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在这个领域中最重要的产品是工业建模软件。而在工业建模软件中,对零部件区域特征的识别及应用是实现模具设计制造过程智能化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三维形体区域特征识别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套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并以西门子工业建模软件NX为载体,开发零部件区域特征识别及应用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西门子工业建模软件NX在模具设计制造
蓄电池作为机车辅助电源,在轨道交通领域广泛使用,实时监测其工作状态是轨道交通安全评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因此,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蓄电池监测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轨道车辆蓄电池为研究对象,从蓄电池数据采集控制器、大数据服务平台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并实现蓄电池数据采集控制器,其基于STM32F4微处理器,搭载Free RTOS操作系统和Fa
传统网络中,使用专用硬件设备实现网络功能。专用硬件设备开发维护成本高,部署也不够灵活。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tualization,NFV)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NFV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网络功能与专用硬件设备解耦,形成可以部署到通用硬件设备上的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动态地部署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开始逐步被应用在了各类设备中,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有线充电的电源线路混乱,电缆老化,接触火花等众多一系列问题。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CPT)技术因其低廉的成本,广阔的使用范围和简单的系统结构,成为了新兴的热门研究对象。但由于CPT系统的耦合机构等效耦合
有砟轨道是铁路轨道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铁路运营总里程和列车运营量不断增加导致有砟道床的养护作业任务日益繁重,而道床养护的结果需要人工根据铁路行业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离线抽样检测。但离线检测方法效率低下,且会破坏轨道结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有砟轨道道床质量在线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在线检测系统。对有砟轨道道床质量在线检测系统中轨排横向振动位移在线检测算法和道床质量评估指标的在线辨识算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桥梁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在一派欣欣向荣的背后也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目前我国近一半的桥梁已经进入了老龄期,极易产生病害,当前主要是通过人工使用桥检车或望远镜的方法来完成对桥梁的检测工作,这种传统的检测手段费时费力、效率极低,存在大量检测盲区的同时还危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利用四旋翼飞行器来完成桥梁检测工作刚好能弥补传统手段的不足。因此,论文选择研究四旋翼
随着中国道路建设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的保有量逐年上升。汽车在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停车困难等问题。由于室内停车位数量有限,许多车辆被停放在室外停车场。受太阳暴晒,汽车舱体的气温往往高于外界,夏季时温度甚至能达到60℃。塑料和皮革等材料在高温下不仅会加速老化,还会释放出甲醛、苯等有害气体。面对这种情况,驾驶员会在驾驶前先打开空调降低车内的温度,而发动机处于
元素碳(EC)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化学组成,可对气候、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为深入研究四川盆地城市地区大气中的含EC颗粒,本研究以四川省省会——成都市为研究对象,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及多种在线设备对成都市三个冬季(2016-2017年、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和2017年春季大气中的细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及气象要素等进行了连续观测,重点对冬季含EC颗粒进行了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传统牵引供电系统中的机车过分相问题和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与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矛盾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同相供电技术应运而生。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铁路长大坡道区段大量的列车再生制动能量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且铁路穿越地区光照资源丰富但沿线光伏利用率低,将光伏发电系统以及混合储能系统接入同相供电潮流控制器直流环节来吸收再生制动能量并削减牵引负荷,可以进一步降低牵引供电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