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率变异性(HRV)中蕴含着大量心血管调节的信息,作为心血管系统评价自主神经的有效指标,目前受到临床医学和体育科学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普通女大学生进行16周有氧健身操运动干预,探究有氧健身操运动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大学生进行有氧健身操运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取50名山西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大一普通女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人。实验组进行为期16周有氧健身操运动,每周进行3次,每次90min,强度达到中等强度(为最大心率的60%-70%),对照组进行每周1次体育课,其余时间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研究结果1在安静状态下,实验组时域指标SDNN、RMSSD均有提高(p<0.05)。2在定量负荷运动过程中,实验组时域指标SDNN、RMSSD在25W、100W时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在50W、75W时显著性提高(p<0.05);频域指标VLF在50W、75W时显著性降低(p<0.05),在100W时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LF在50W时显著性降低(p<0.05),在75W、100W时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HF在50W时显著性提高(p<0.05),在75W、100W时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LF/HF在75W、100W时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3在定量负荷运动后恢复期,实验组时域指标RR、SDNN、RMSSD均有提高(p<0.01),而HR降低(p<0.01),频域指标VLF、LF均有降低(p<0.05),而HF提高(p<0.05)。4实验组进行时效性研究发现:在安静状态下,干预结束后一个月RMSSD指标、HF指标显著低于干预16周(p<0.05),而LF指标显著高于干预16周(p<0.05);在运动后休息10分钟内,干预结束后一个月RR指标非常显著低于干预16周(p<0.01),而HR指标非常显著高于16周(p<0.01)。研究结论1通过16周有氧健身操运动干预后,在安静状态下,实验组安静时心率较低,迷走神经活性高于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占主导。2通过16周有氧健身操运动干预后,在定量负荷状态下,实验组自主神经功能总调控能力较强,迷走神经占主导,降低心血管发生的风险,从而对心脏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3通过16周有氧健身操运动干预后,在定量负荷运动后,实验组恢复比较快,自主神经系统能很快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缩短迷走神经再激活的时间,使心率较快恢复到安静状态。4进行16周有氧健身干预运动期间,HRV得到改善,但干预结束后一个月干预效果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