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动舵机是飞行器的重要执行机构,机械加工和装配上产生的系统间隙对系统控制精度、响应时间、可靠性等造成不良影响。系统间隙过大会导致控制相位滞后,动态性能变差;系统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舵机是飞行器的重要执行机构,机械加工和装配上产生的系统间隙对系统控制精度、响应时间、可靠性等造成不良影响。系统间隙过大会导致控制相位滞后,动态性能变差;系统间隙过小会导致运动过程摩擦变大,甚至机构卡死。生产装配时需要对系统间隙大小进行调节,而对系统间隙大小进行精确测量是调节的前提。机械间隙在目前以人工测量为主,主要通过悬挂砝码或使用压力计施加压力消除间隙,结合百分表检测测量杆位移值变化,然后计算间隙值的方法进行测量。电动舵机伺服系统间隙角度小,一般在10?以内,测量精度要求小于1?,手动测量方法很难满足测量精度需求。本文采用了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实现小角度精确测量,并采用位移执行机构和压力传感器实现小扭矩连续输出,进而实现间隙角度的精确测量。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并通过设计的机械结构、电气系统和PLC编程实现间隙角度及刚度的自动化测量。通过对电动舵机进行分组实验,获得不同施力下系统的间隙值。通过计算间隙值的不确定度,得到多组实验中最大测量不确定度为21?,满足系统设计1?需求,并且系统能够实现可靠的自动化运行测量过程。电动舵机输出轴刚度测量可以转换成力和角度变化量的测量,系统高精度的角度测量保证了刚度计算的精度,根据实际需求,系统可实现对刚度参数测量。
其他文献
运动、散焦或大气湍流等非理想因素导致成像系统采集到的图像产生不同程度的模糊,而传统的目标识别方法主要依赖于目标自身的特征与表达,模糊的图像必然将加大目标检测与识别
最新研究表明,图案化金属纳米结构在入射光照射下,可被激励出共振性的表面等离激元,将光场限制在纳米尺度,从而极大地突破光衍射限。由于所使用的图案化表面等离激元/表面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在工农业生产、国防领域有着大量的生产设备采用无人值守运行方式。保证这些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对国民经济
本文中,通过分析国内外调速器试验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等要求为目的,对原有的试验台进行研究与改进。 首先,在深入分析调速器试验
当今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在芯片设计中的比例越来越大,SoC技术的研究对国家信息安全、智能硬件和增强现实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些领域对SoC的性能要求
本文研究对象为采用平流层飞艇形式的超高空观测平台,重点研究了平台的柔性特性和质量特性对平台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对执行机构的配置位置提出了优化方案。本文的主要的研究
众所周知,时滞现象存在于很多实际系统中,如传输系统、通讯系统、电力系统等。时滞现象常常使系统的动态特性变差,甚至会导致系统振荡、发散、不稳定。执行器饱和现象同样是
风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能源,在目前的风电场建设中风电场实时监测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大型风电场的远程管理中,升压站作为风电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资源外送的重要任
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发展,基于视觉的机器人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视觉伺服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均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是智能机器人的重要
多变量、强耦合、大滞后和非线性是城市供热过程控制的特点,其数学模型难以确定,本文在深入分析广义预测控制(GPC)算法优劣的基础上,将GPC隐式PID算法用于热力站供热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