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如果经济运作过程中交易费用为零,资源的配置将是有效率的,那么制度作为一种限制人们交易活动的框架就没有必要存在,也不会出现。但任何经济运作都存在交易成本,制度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确定经济行为当事人的权利归属,并使这种归属具有稳定性,促使交易能有效地、有序地进行。有效的制度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保障,而这种有效性是通过制度的不断创新实现的。可以说制度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制度变迁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对效率的追求过程,是对有效率的制度的追求过程。 我国私营经济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已使其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标志之一。从私营经济的成长过程来看,它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体制背景下完成其原始积累的,因此私营经济发展方式表现出相当的非规范性,在企业的内部制度安排上如产权结构,管理机制,财务制度等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的缺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体制的日益完善,经济环境日益稳定成熟,不规范的企业组织制度将难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成为束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源。适时地进行制度创新,寻求有效率的制度使企业把握更大的发展机遇是私营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对私营经济的发展现状,成长背景等等的分析,揭示其内部制度安排上的主要缺陷,从而得出克服这些缺陷的途径在于进行制度创新——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结论。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制度与企业经营效率的关系。说明制度建设这一因素对于企业的意义。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现代企业理论。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产权、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家等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美国商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美国现代企业形成过程的研究,了解企业制度的演变。第三部分,分析我国私营经济的成长背景。从体制变革和特殊的文化背景来分析私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和内部制度安排的特点。第四部分,私营经济发展阶段及现状,主要介绍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第五部分,揭示私营经济制度失衡的主要表现及由此带来的影响。私营经济制度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产权不清晰与管理制度上的不合理,这些缺陷的存在给企业的经营带来的影响将成为企业继续发展的障碍。因此私营企业需要进行制度创新。第六部分,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是私营经济制度创新的方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制可以较好地克服存在于私营企业内部制度上的缺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于建立清晰的企业产权制度和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以及在管理运作机制上的创新;私营经济的制度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外部制度环境的配合,因此应努力营造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制度环境,培育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增加市场的开放程度,加强立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