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深入发展,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影响。公平与效率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随着民众意识的觉醒,社会公平与物质发展正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尺度,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公平与效率矛盾关系的解决途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决定分配,我国在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便开始实行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平均主义,通过拉开合理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之后,我国更是不断调整、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将生产要素按贡献引入到分配制度当中,通过激发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通过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最终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国的发展世人有目共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焕发出强大生机,我国逐渐摆脱了生产力落后的状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随着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收入分配领域所表现出的差距过大、收入不公等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要在发展生产力、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通过多方联动,在收入分配的各个环节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