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全球化呼声中,教师专业化问题应运而生,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成长日益受到关注。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新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从我国目前的实践来看,幼儿教师的入职阶段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专业成长阶段。幼儿园新教师大多经历着自然成熟的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更缺乏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和明确的专业成长目标。为此,本论文选择了幼儿园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研究主题。
本论文以乌鲁木齐市幼儿园新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旨在通过实证调查,客观地了解乌鲁木齐市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使新教师充分认识自身专业成长的特点及规律、积极参与自身的专业成长,以及为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和管理者有效地帮助和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建议与对策。
研究中调查的主要内容:乌鲁木齐市幼儿园新教师的基本状况、影响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个人因素和组织环境。对影响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个人因素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查:(1)幼儿园新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认同感;(2)专业成长的动机;(3)专业成长的需要;(4)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对幼儿园组织环境如何支持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查:(1)提供资源;(2)制度保障;(3)开展专业活动;(4)教师文化导向。
调查发现:(1)乌鲁木齐市幼儿园新教师在学历层次上正逐步从中专向大专学历过渡(大专以上学历达到59.49%);(2)幼儿园新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较高(94.36%);(3)“喜欢孩子”是她们选择幼师职业的主要动因(66.15%);(4)新教师在上岗前基本上都接受过入职教育(73.85%);(5)作为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织环境,幼儿园能关注新教师的培训需要,鼓励她们继续专业学习,定期开展专业活动。这些现状对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于乌鲁木齐市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1)新教师职称评定不规范;(2)幼儿教师资源流失现象较为严重;(3)新教师自我反思意识不强、通过反思改进实践的能力不足;(4)新教师缺乏明确的专业成长目标;(5)幼儿园师徒制不完善、指导效果不明显;(6)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缺乏深入的理论指导。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促进乌鲁木齐市幼儿园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1)规范幼儿园新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建立明确的、动态的专业发展标准;(2)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改善幼儿园新教师资源流失现象;(3)培养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4)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5)重视园本培训,改进师徒制,培育合作的教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