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模式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85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中,信息已成为和物质与能量并重的基础资源。当前,我国的信息化潮头正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内容产业也随之迅速兴起。值此之际,研究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政策支撑体系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围绕如何发展信息内容产业这一主题,从信息内容产业的定义出发,结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深入剖析了信息内容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和融合发展的内涵、机理和实现路径,建立了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架构,分析了我国发展信息内容产业要采取的调控方式,提出了促进我国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主要研究及创新性工作如下:   1.将近年来经济界和理论界对信息内容产业的新发展、新认识,融入到信息内容产业的概念、特征和范畴中,定义了信息内容产业。在阐述产业发展模式概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模式体系:链式发展模式解决产业组织形式问题,集群发展模式解决产业空间布局问题,融合发展模式解决产业信息内容来源问题。   2.在明确信息内容产业链定义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内容产业链的构成,即内容素材、内容创意、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内容消费、衍生品开发及配套服务;信息内容产业链式发展就是信息内容产业链的构建、延伸和整合,主要包括纵向链式发展、横向链式发展和混合发展;信息内容产业链式发展机理的实质是通过信息内容产业组织的持续变化,寻求分工深化和交易费用降低,实现产业价值增值;提出了发展信息内容产业要用链式发展的思路,选择股权并购和战略联盟等纽带方式建立产业链,把握信息内容开发、产业终端掌控、衍生品拓展等链式发展的要点。   3.在剖析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力在于集群主体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作用关系,集群发展具有获取整体效应、降低企业成本、催生新的企业、促进企业创新和打造“区域品牌”等优势;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内柔性生产组织网络的产生、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和缄默知识的传播,诠释了信息内容产业集群的发展机理;提出了借助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人才优势、产业特色和资本技术等基础,按照信息内容企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合理布局产业园区等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发展的实现途径。   4.在阐述产业融合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信息内容产业融合发展是信息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同其他产业及其内部的渗透、延伸和重组;从融合发展过程和融合发展中如何产生新的信息内容产业两个方面解释了融合发展的机理:信息内容产业在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一方面信息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其他产业,产生“隐性”信息内容产业,另一方面利用其他产业不断提供的“信息内容”,形成新的信息内容产业;提出了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推进产业链内融合和融合创新等信息内容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途径。   5.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信息内容产业要采取的调控方式,既要以市场为基础,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要根据产业发展周期,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调控政策。政府对信息内容产业的调控主要依靠调控政策。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信息内容产业政策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信息内容产业政策构建的目标、原则,建立了由法律法规、经济政策、行政政策和思想政策四个方面构建的信息内容产业政策支撑体系。
其他文献
“‘反思型实践家’这一新型的专业形象为我们重新界定教师活动极其专业性提供了珍贵的启示。”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和发展的核心手段。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做到三个反思,即是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新形势下,各学校都按课程标准开足开全课程,我们普通高中每周只安排2节化学课,要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老师深感内容讲不完、难度上不去、题目无暇处理、质量甚是堪忧。以前的比拼时间和题海战术这种高耗低效行为,已明显不管用,时间上也不允许。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实施有效教学,笔者认为课堂,只有课堂,也只有比拼课堂,而要真正实施有效高效课堂,就必须切实抓好游离
摘要: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它是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新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避免学生机械的、被动的死记化学知识,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教学的效率呢?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个人的探究。  关键词:化学;教学;效率    一、明确三维一
摘要: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固然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有人们价值观念上的问题,有体制和管理上的问题,但从教学这个层面来讲,最主要的是课堂教学本身效益不高所致。提出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正是要从专业技术层面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比如,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更多开展实验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教学时,应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包括
摘要: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上从因课施法、合作交流、实践操作三个方面充分调动学生,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因课施法;合作交流;实践操作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一个教师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本人通过对传统教学经验的“精华”学习,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利用简单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在当前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学生的素质涵养也不可忽视,只有在德才兼备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信息化教学技术被逐渐应用于中职教学中,为广大
摘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结合新课标对初中化学实验的要求以及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认为关键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实验教学;有效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很多科学探究方法都能和化学实验紧密融合在一起。实验能为学生提供感悟、操作的机会,同样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探究和发现的机会,实验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主动的发展。然而,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存
摘要: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实验教学的效果是否明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如何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一直是我们化学教育工作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很多老师忽视了化学实验的教学,偶尔做些实验,也只是为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