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采用盆栽和大田(供试品种K326)试验研究不同植烟年限下正茬、连作4年(植烟5年)、连作6年(植烟7年)和连作8年(植烟9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烤烟连作对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在烤烟不同生育期各异,而且盆栽和大田两种不同栽培措施下的表现也不同。现分述如下:大田结果显示土壤淀粉酶活性随植烟年限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为降低增加的过程。随植烟年限的增加,盆栽的30d和75d以及大田下的30d、60d、75d和90d的蔗糖酶活性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酶活性随生育期的变化为增加降低增加的过程。土壤碱性磷酸活性连作4年均大于正茬,大田结果显示酶活性随植烟年限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不同生育期以移栽后30d最高,末期最低(盆栽为90d,大田为105d)。大田下的45d、75d和105d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植烟年限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除30d外,连作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正茬。除连作6年,酶活性在盆栽条件下随生育期表现为降低增加降低的过程。盆栽下的75d和90d以及大田下的30d、90d和105d的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连作时间表现为增加降低的趋势。各个生育期相比以末期(盆栽为90d,大田为105d)酶活性较高。土壤细菌数量随植烟年限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盆栽以正茬较低,连作6年较高。大田以正茬和连作8年较低,连作4年和6年较高。大田下细菌数量随烤烟生长表现为增加降低增加的过程,移栽后60d最高,30d和90d较低。土壤真菌数量随连作时间表现为降低增加降低的规律,以正茬和连作6年较高,4年和8年较低。放线菌数量随植烟年限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连作4年均高于正茬。除盆栽下的45d和75d以及大田下的75d外,土壤氨化菌数量随植烟年限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大田试验中氨化菌数量在烤烟整个生育期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过程,盆栽的连作4年和6年为降低升高的规律。盆栽下硝化菌数量从整个生育期平均值来看随植烟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加,大田下的移栽后30d、60d和75d菌数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解磷菌数量随植烟年限的增加表现为增加降低增加的规律,以连作4年的数量较高。菌数量随生育期的变化为增加降低增加的过程,移栽后30d最低,末期最高(盆栽为90d,大田为105d)。盆栽和大田的45d和90d的结果均表明解钾菌随植烟年限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对植烟土壤化感物质的提取及鉴定进行了有益尝试,以方法二和方法三的GC/ MS鉴定效果较为理想。三种检测方法供检测出34种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酸、酚、长链烷烃、醇类、酯类等,部分物质已在其它植物上认定为化感物质,其它物质也都是具有潜在化感作用的物质,但其在烟草上的化感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