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参数血管指数及肾脏体积在慢性肾脏病诊断中的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参数血管指数(Vascularity index, VI)及肾脏体积对慢性肾脏病(Chronnic kidney disease,CKD)的诊断意义及评估肾损害的能力。材料和方法对病例组95例及对照组30例共125例研究对象应用三维超声技术测量Ⅵ及肾脏体积,二维超声技术测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皮质厚度(Cortical thickness, CT)及肾脏体积,并相互对比,同时病例组60例行肾脏组织病理活检,计算病理学积分,对照分析Ⅵ、病理学积分及临床CKD分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Ⅵ在CKD2期开始减小,RI在CKD3期开始升高、皮质厚度在CKD3期开始降低,Ⅵ在慢性肾脏病早期及晚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CKD1期肾脏三维及二维体积增大,三维肾脏体积在CKD2期后缩小,二维肾脏体积在CKD4期后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类型的肾脏疾病Ⅵ值不同;32例病变局限在肾小球(Ⅰ组),Ⅵ值与对照组相接近(P≥0.05),28例病变累及肾小管间质及血管(Ⅱ组),Ⅵ值小于Ⅰ组和对照组(P<0.05);Ⅵ、三维肾脏体积、皮质厚度、二维肾脏体积与病理学积分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62,-0.52,-0.43,-0.52);Ⅵ与CKD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1.Ⅵ、三维肾脏体积较RI、皮质厚度、二维肾脏体积能早期敏感的发现慢性肾脏病肾功能异常;Ⅵ值越小,CKD临床分期越高。2.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慢性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病例组在Ⅵ值正常时,其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在Ⅵ值降低时,其病变已累及肾小管间质或血管。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构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SD大鼠模型,研究头花蓼对SD大鼠辅助性T细胞Ⅰ型(Helper T cellsⅠtype, Th1)与辅助性T细胞Ⅱ型(Helper T cellsⅡtype, Th2)细胞平衡以及Th17/I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33,ADAM33)基因和白细胞介素4受体(Interleukin-4 receptor,IL-4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3期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类型及狭窄程度等特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