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LM-PML-VM方法的群桩-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理论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s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列车运行引起的桥梁结构和下部基础的振动也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如何有效预测动力荷载作用下桥梁基础的振动特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周围地基土的振动传递规律在研究桥梁结构的振动与控制中尤为重要。  本文提出了能够有效分析群桩基础-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的薄层法-完全匹配层-容积法(TLM-PML-VM)相结合的半解析-半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层状地基土中群桩基础的动力特性以及桩基础周围地基土的振动传递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薄层法,推导了3维层状地基土在频率-波数域的位移基本解,并通过Fourier-Bessel积分变换及其逆变换,分别得出频率-空间域内点荷载作用下地基土振动的位移基本解与均布圆形荷载作用下地基土振动的位移基本解;为了考虑振动波在地基土边界的吸收,引入了理想匹配层(PML)边界条件,同时将PML应用于TLM方法中,分析了地基土振动的平面内与平面外问题,并将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TLM-PML方法的有效性;进而采用该方法研究了3维地基土的频散特性以及地基土的振动传递规律。  (2)根据容积法(VM)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承台-群桩基础-分层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并结合TLM-PML方法推导了承台-群桩基础的动力阻抗函数。用Matlab软件编写计算程序,通过算例验证了TLM-PML-VM方法求解桩基动力阻抗的正确性,并对层状地基中高承台刚性群桩基础、完全埋入式群桩基础以及部分埋入式群桩基础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  (3)将TLM-PML-VM方法应用于桩基础-周围地基土动力响应的求解中,推导了桩基础-地基土整个动力系统的振动传递函数;总结了点荷载与列车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周围地基土的振动传递规律;深入探讨了地基土剪切波速、地基土密度、桩间距、群桩基础类型对桩基础周围地基土的振动传递规律的影响。
其他文献
研究采用国内分布最为广泛的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L.) Pers.5.69)和高羊肚菌(Morchella elata(L.)5.29)为材料,比较两种羊肚菌多糖在含量和药理活性上的区别。实验提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威胁最大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真菌梨孢霉菌(Magnaporthe oryzae)感染引起。传统的化学防治稻瘟病具有破坏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等缺点,而培育水稻抗病品种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