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争是永不过时的话题。政府竞争力研究是理论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基层政府----县级政府,采取各种手段展开竞争,如利用其拥有的区位、能力、效率及基础设施等优势吸引资本、人才等可流动生产要素的进入,目的就是提升竞争力,从而使本县域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县级政府竞争力具有经济性和非经济性两个特点。本文以道格拉斯?诺斯的政府竞争力理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影响提升县级政府竞争力的因素有三个:政策环境因素、政府管理因素和文化影响因素。由于县级政府间的竞争驱使,县级政府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和县域经济利益最大化,提升县级政府竞争力有很强动力。目前我国提升县级政府竞争力的主要做法有:争取优惠政策的竞争,吸引生产要素流入的竞争,支持和鼓励本县域企业的竞争。这些竞争做法促进了县域地方人才的流动、培养和引进,促进了外资的吸引和技术的改进,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但同时存在无序、过度和不当竞争的现象。本文利用上述理论研究结果,对常熟市政府竞争力的提升及其对常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常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农转工”、“由内转外”和“由单转多”三个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竞争环境,采取了相应的提升竞争力的策略,常熟政府的竞争力主导了常熟经济发展变化,对当前提升县级政府竞争力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结合常熟的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提升县级政府竞争力应从三个影响要素和两个主体着手,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中央和上级政府应规范县级政府竞争的秩序;县级政府可以通过观念更新、政策引导和推进改革等三方面来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