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NICU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提高抗感染经验性治疗的准确率及有效率,减少药物耐药形成;分析NICU院内感染发生率、部位分布及危险因素,寻找临床上可干预的可控因素。 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NICU住院超过48小时患者临床资料及送检标本病原学检查结果,分析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及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结果:1.NICU共分离出病原菌588株,主要病原菌依次: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主要致病菌。2.2012年主要细菌分离率上升,真菌分离率明显降低。3.肺炎克雷白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5%);鲍曼不动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其次为亚胺培南、舒普深;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1.4及11.6%,MASA检出率为75%及79%,2年内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呋喃妥因菌株;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保持最低耐药率,未发现亚胺培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对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中介,2012年未发现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妥布霉素耐药株;4.本调查显示NICU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1.67%,其中以下呼吸道最为常见,其次为泌尿系感染,胃肠道感染居第3.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吸烟、Glagsow评分<8、抑郁状态、留置胃管、机械通气、导尿、脱水治疗、抑酸治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NICU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1.连续2年NICU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2.检出主要细菌为肺炎克雷伯、鲍曼不动杆菌及金葡菌,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普遍耐药。3.真菌分离率明显下降;4.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1.67%,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5.年龄>60岁、吸烟、Glagsow评分<9、留置胃管、机械通气、导尿、脱水治疗、抑酸治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抑郁状态是NICU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