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单位犯罪,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1987年我国《海关法》首开先河,对单位走私罪作出了相关的规定。1997年,新修订的刑法典正式在总则篇中明确了单位犯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位犯罪,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1987年我国《海关法》首开先河,对单位走私罪作出了相关的规定。1997年,新修订的刑法典正式在总则篇中明确了单位犯罪。目前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对单位犯罪主体范围的认定仍存在许多争议,特别是新《公司法》及新《合伙企业法》的颁布,使实践中对单位犯罪主体的确认更加困难。可见对单位犯罪主体作深入的再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很有必要。
本文第一章通过介绍两个典型的单位犯罪的案例,引出单位单位犯罪的问题,旨在介绍目前我国单位犯罪主体出现的新问题;第二章介绍我国单位犯罪主体的现状;第三章介绍单位犯罪主体的概念、特征及相关理论,深入探讨单位犯罪的相关理论问题;第四章,主要讨论了我国单位犯罪主体问题的完善,并结合我国单位犯罪的现状及国外单位犯罪的理论来重点探讨我国单位犯罪的完善问题。
其他文献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
今年9月,沙特阿拉伯两处石油设施遭无人机袭击。据称,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导致原油供应每日减少570万桶,约占其石油产量的50%。一时间,被称为“无人战争”主力军的无人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无人机不稀罕,无人战机才是焦点。你可知道,如今“意气风发”大放异彩的无人机,当年却是“出身寒门”,其发展历程也充满曲折。从“出身寒门”到“最佳配角” 1914年,当两位英国将领卡德尔和皮切尔向当时的英国军事
民事法律法典化运动代表着人类理性在构建人类世界图景中的胜利。从巴伐利亚民法典开始,这一进程始终没有中断。我国的民法典创制工作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应该认识到,作为
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发步伐的加快,侵犯商标权犯罪出现了新的态势,
“亲亲相隐”制度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亲亲相隐”制度迫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被当作“封建残留的糟粕”而被迫离开历史舞台。然而,在“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