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u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反复发作发,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多是采用抗菌素及对症治疗,但由于慢性盆腔炎特殊的病理改变,使抗菌素难以在盆腔局部发挥其有效作用,致使疗效欠佳。为此,对本病的防治研究己引起世界各国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的:观察温经活血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 1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 1例,给予中药自拟方;对照组3 0例,给予0.5%甲硝唑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糜蛋白酶4000U,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两组采用保留灌肠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66.67%);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7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主要症状和体征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液粘滞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经活血疗法可以有效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并可以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流变状态,降低血液粘滞度,从而促进盆腔局部炎症吸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很好的改善,不失为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老龄大鼠与青年大鼠在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差异性,以及从红细胞膜组分探讨补阳还五汤改善血瘀证的作用机理,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补阳还五汤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以老龄大鼠为模型,青年大鼠为对照组,老龄大鼠灌服补阳还五汤19天。最后取血测定全血粘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膜上的胆固醇含量、唾液酸含量、巯基含量、SOD活性、MDA含量、Na+-K+-ATP酶活力来探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