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在Wistar大鼠体内表达时间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IGF-1)基因在Wistar大鼠体内的表达时间;以及三种不同rIGF-1基因注射途径对其在体内表达效果的影响。[方法]复苏并培养293细胞,在293细胞中扩增腺病毒。4-5周龄Wistar雄性大鼠(体重150g±10g)1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①空白对照组,②腺病毒空载体(Ad-eGFP)对照组;实验组:③腹腔注射Ad-rIGF-1组,④肌肉注射Ad-rIGF-1组,⑤胰腺被膜下注射Ad-rIGF-1组,每组各36只。每组并随机分为6小组,小组编号为1-6,每小组6只。①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②空载体对照组腹腔注射含Ad-eGFP的重组腺病毒液0.1ml,③④⑤组分别给予腹腔、肌肉、胰腺被膜下注射含Ad-rIGF-1的重组腺病毒液0.1ml。所有大鼠自由饮食。注射腺病毒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依次处死编号1-6小组。处死大鼠后,立即取出胰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固定做免疫组化观察rIGF-1在胰腺局部含量;一部分-70℃冻存,做半定量RT-PCR,检测rIGF-1基因在胰腺局部表达情况。留取大鼠血液标本,离心取上清,测定血清IGF-1和胰岛素水平。每周检测第6小组大鼠体重和空腹血糖。[结果]腺病毒介导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在实验组有效表达,表达时间为腺病毒注射后第7天至第21天。ELISA法、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三种方法测得IGF-1在血液和胰腺局部升高情况一致,不同部位注射组无明显差别。ELISA法检测实验组血清胰岛素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糖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体重较对照组增长明显。未观察到明显副作用。[结论]1.腺病毒介导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在Wistar大鼠体内有效表达,表达时间为注射基因后第7天至第21天。不同部位注射组之间无明显差别。2.腺病毒介导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在正常Wistar大鼠体内表达过程中,对胰岛素、血糖无明显影响,实验组体重增长较对照组明显。未见明显副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GP73水平在健康人、非肝病病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病人、原发性肝癌病人以及转移性肝癌病人外周血中的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性,在同时检测GP73
文章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和无线网络传输技术,通过分析图书书脊图像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嵌入式的图书书脊图像采集装置,实现对在架书脊图像的采集和实时分割,并利用汉字识别技术提
研究背景: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引起。据统计,美国14-59岁女性,生殖器部位HPV感染率为26.8%[1]而18-59岁男性中,生殖器部位HPV感染率为45.2%[2]。尖锐湿疣的复发很常见。既往研究已经证实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
目的:脓毒症(sepsis)是指由于微生物侵入人体而诱发的激烈全身炎症反应,并对组织具有损伤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及一组临床表现;是临床急危重病患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