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男排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但在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男排的竞技水平相对较低,与国外强队还有明显的差距。本文以男排后备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男排的竞技水平不高的原因。竞技体育优异成绩的获得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竞争、人才竞争。随着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和相关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不断延长,出成绩的年龄也越来越小。这就需要我国体育工作者借科技之力,开人才之源,科学地进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把最适合打排球的好苗子从小就准确挑选出来,早期进行科学系统训练,避免盲目性、减少淘汰率,使我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领先发展,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图书馆查询的有关文献中国男排的报纸以及期刊论文,除此之外还有阅览室的纸质期刊;(2)逻辑推理分析法,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分析中国男排未来发展趋势,有表及里分析;(3)数理统计分析法,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男排的竞技水平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对通过各种途径取得的资料进行相关的分析,得出想要的结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中国男排发展现状分析。在该部分中首先回顾了男排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介绍;接下来对我国男排队员现状以及国内联赛做了介绍。其次对技战术水平、大赛经验以及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第三,主要研究了后备人才对男排竞技水平的关联度分析。该部分从三个方面入手:我国男排后备人才管理体制、选材的不合理、后备人才培养与男排竞技水平的关联性。最后本文对男排后备人才培养建议。主要从创造良好排球环境、办好国内联赛、调整选材制度与标准、提高排球人口数量等方面给出了建议,